搜索
查看: 4835|回复: 55

[学前思维] 今天见识到了什么是超前教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14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女儿今天9月份上一年级,现在在上海一家知名机构培训数学,主要想让她培养一下对数学的兴趣,老师教的也很好。后来女儿觉得上的课有点简单,于是跟老师商量升一级试试看。今天上高一级的课真是开了眼界,题目如下(略做修改)


小狗+小猫=52
小狗-小猫=20
问小狗和小猫各是多少?


教室里面5,6个小朋友,问了一下老师里面都是多大,得到的答复都是幼儿园大班的,我去,这TMD和差问题居然拿来给一年书都没读的小朋友做,这不是害他们么???机构为了赚钱还有良心吗?
发表于 2017-8-14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也不算害人呀,小朋友能接受愿意读,家长要求课外拔高,机构要赚钱。双赢呀。




发表于 2017-8-14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也许小朋友都会做呢
 楼主| 发表于 2017-8-14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tsamll 发表于 2017-8-14 10:00
也不算害人呀,小朋友能接受愿意读,家长要求课外拔高,机构要赚钱。双赢呀。

小朋友不太可能掌握这么深的内容。我也是学奥数的,当初我自己涉及和差问题是小学三年级,三年级啊,大班怎么可能会,我回头问我小孩,她说听不太懂。回想我自己在幼儿园的时候也肯定不能完全理解这类问题的解法,这种超前教育打击小朋友的自信,最终令她丧失兴趣,难道不是害他们吗?
发表于 2017-8-14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可以上同级别的课,关键家长都要拔高啊,你们不也跳级读了嘛
发表于 2017-8-14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还好吧,机构提供这样的课程,具体要不要读高一级课程是要家长根据自己小朋友的理解能力去选择的
发表于 2017-8-14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拔苗助长从来源头不是机构 而且社会竞争和家长焦虑
发表于 2017-8-14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强行把发育程度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学习能力不同的孩子压在同一个进度又没有上升通道的校内教育才是问题的关键吧……
发表于 2017-8-14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陕西宝鸡
allenxz849 发表于 2017-8-14 10:25
强行把发育程度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学习能力不同的孩子压在同一个进度又没有上升通道的校内教育才是问题的关键 ...

同意你的观点
发表于 2017-8-14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不害人,我们中班,在家里也教过同样的题目,代换+等式换边。能不能理解是一回事,代数思维要早早建立,幼儿思维训练是浪费时间。
发表于 2017-8-14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这题不是很正常啊,你别让小孩用方程思维做就是了,教他其它办法。练思维呀,再难也没关系,聪明么多做做,做不出么点到为止,又不是强迫的,但宗旨三四年级前别叫方程的思维方法就行了
发表于 2017-8-14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看来我们学校的校长是最伟大的,反对超前教育,抵制学习奥数。
发表于 2017-8-14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crazy,快乐教育行不通了
发表于 2017-8-14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觉得不好你还不是去机构学了...
发表于 2017-8-14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本帖最后由 Donnaqf 于 2017-8-14 10:52 编辑

其实这个对于小朋友来说可以看成是天平问题,小朋友很容易理解的。
有些小朋友的理解力到了,为啥不超前学呢?我们上课的地方有个小朋友2年级已经参加4年级的竞赛了,都拿奖的。
人家娃就是喜欢数学,喜欢上课,天牛啊。

小朋友理解力到了,举一反三容易的很,而不是单纯的套路。

LZ提到的类型会了,举一反三比如
三角形+方形=X
方形+圆形=Y
圆形+三角形=Z。

小朋友理解了天平,就直接做出来了,从1,2式得出圆形和三角形的差,然后3式推导出2个三角形的和,题目自然做出来了。

现在小朋友的脑子比我们当年好用多了。
发表于 2017-8-14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机构 家长都喜欢 就是苦了孩子。
发表于 2017-8-14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其实还可以,因为成人学过方程式觉得已经超出范围了,其实就是差不多50以内加减法的题目。小猫小狗一样的情况下是26,小狗比小猫多20,那就是小猫的数量减掉10给小狗,就是36和16,其实机构的题目是合理范围的。
发表于 2017-8-14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如果小孩子在数学方面有天赋有兴趣,超前教育未尝不可,而且对小孩子也好。如果没有,那还是算了吧,硬性超前,没效果还痛苦。另外这类问题,我记得我一年级末时候就接触了,对于大班毕业的小孩子应该不算太超前吧。
 楼主| 发表于 2017-8-14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论坛新生儿,一个小时回帖冷冻时间?鄙视之。。。。。

谢谢提出不同观点!想不到一时兴起在网上吐槽引来那么多回复

首先,咱家的肯定还是回原来的那一级去读。

其次还是说说个人看法:
你让大班的多培训两次,跟他们来回地讲第一楼的题目,相信最终也是能理解的,但没啥好处。个人感觉数学是一个自我开发的过程,例如老师给学生定义,学生根据定义自行推导公式等东西。放在这里,小狗+小猫=X,小狗-小猫=Y,如果是大班小朋友,如果老师不讲解法,他靠自己做出来的可能性不大(排除个别牛蛙),但是,3年级的小朋友自己做出来的可能性要大很多(老师不指导情况下)。如果他从来没学过,第一次就自己做出来的,他会很高兴。数学让他高兴,他就有兴趣了。相反呢,大班做不出来,长期靠老师讲解法,就体会不到这样的乐趣,而且久了还会有依赖性。所以我觉得等着小朋友思维相对成熟一点再给他尝试类似一楼的题目更好。我们给小朋友不是不让他摸高,而是要让他摸自己挑起来可能够的着的东西。
发表于 2017-8-14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虽然没上过机构去学,但做来做去差不多性质的,差不多都是20以内分成拆解的题目,各位家长不要把奥数太妖魔化,以平常心对待,这样的题目个人觉得比刷计算题有意义多了。
发表于 2017-8-14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暴力熊qxc 发表于 2017-8-14 10:20
拔苗助长从来源头不是机构 而且社会竞争和家长焦虑

有道理。有市场,才有这种课程。
发表于 2017-8-14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机构就是提高难度,让家长觉得孩子什么都不会,都需要补,这样他们就达到目的了。
发表于 2017-8-14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如果小孩学得进去也没什么不好啊
发表于 2017-8-14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Donnaqf 发表于 2017-8-14 10:47
其实这个对于小朋友来说可以看成是天平问题,小朋友很容易理解的。
有些小朋友的理解力到了,为啥不超前学 ...

层主说的对,现在的小朋友很聪明的
发表于 2017-8-14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mido 发表于 2017-8-14 11:28
有道理。有市场,才有这种课程。

机构都是跟着大流走 家长趋之若鹜 有钱不赚那是傻子 看个人需求吧
发表于 2017-8-14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小朋友喜欢学就没问题
发表于 2017-8-14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家长喜欢 机构赚钱 辛苦了孩子
发表于 2017-8-14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这社会已经畸形了,有时只能无奈顺从啊
发表于 2017-8-14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学的进,跟得上未尝不可
发表于 2017-8-14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1.小狗+小猫=52
2.小狗-小猫=20
这个也算逻辑题推理题,如果已经熟练100内加减的宝宝,也许能想出来。
先推导,个位数,小猫和小狗的个位是一样的。(1+1  或者6+6)
然后推导十位数,如果是个位是1,(41-11,31-21不符合),如果个位是6(46-6不符合,36-16符合)

这个方法可能是最傻的,但是思维过程我觉得还是对孩子未来有用的。
愚见,请各位指教。

发表于 2017-8-14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这就是传说中的让家长觉得孩子不行
发表于 2017-8-14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clarecle 发表于 2017-8-14 16:19
1.小狗+小猫=52
2.小狗-小猫=20
这个也算逻辑题推理题,如果已经熟练100内加减的宝宝,也许能想出来。

举一反三,一道题目n种解法,我觉得很好啊~~~
这题目不是一上来就设XY那样排方程式的呀,如果小朋友可以理解,拓展思路没什么不好啊~~!
只是看哪一种学习方法比较适合自己的小孩,就像985、211、普通高校和一天大学也没上过的人都可以成才,看哪条路适合自己,是一个道理呀!
发表于 2017-8-14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典型的鸡兔同笼
发表于 2017-8-14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clarecle 发表于 2017-8-14 16:19
1.小狗+小猫=52
2.小狗-小猫=20
这个也算逻辑题推理题,如果已经熟练100内加减的宝宝,也许能想出来。

这个方法不错,一条题目2个知识点来解,很好的。
发表于 2017-8-15 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100个能训练到做出这类题的大班孩子,99个在三年级后对数学彻底失去兴趣,剩下那一个是大牛。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金刚娃也需要垫背的。
发表于 2017-8-15 07:21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大部分幼儿园小朋友逻辑思维还没这么强吧,好难!
发表于 2017-8-15 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焦虑成功地转化为了GDP
发表于 2017-8-15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不要太超前,一辈子活在不如别人的阴影中,很难翻身
发表于 2017-8-15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atlarge 发表于 2017-8-14 10:31
不害人,我们中班,在家里也教过同样的题目,代换+等式换边。能不能理解是一回事,代数思维要早早建立,幼 ...

赞同 其实把楼主题目数字换小一点 孩子问题不大的 代数思维对高段数学学习很有帮助
发表于 2017-8-16 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clarecle 发表于 2017-8-14 16:19
1.小狗+小猫=52
2.小狗-小猫=20
这个也算逻辑题推理题,如果已经熟练100内加减的宝宝,也许能想出来。

这个想法不错 这样两位数适合 明天让我儿子试试
发表于 2017-8-17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衡阳
kathic 发表于 2017-8-15 00:32
100个能训练到做出这类题的大班孩子,99个在三年级后对数学彻底失去兴趣,剩下那一个是大牛。所谓一将功成 ...

想知道层主这个数据是怎么得来的?
发表于 2017-8-17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无锡
我认为是少数人的游戏,玩玩也可以,不玩也可以。
发表于 2017-8-17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史前,没人会用符号计数,现在幼儿园就会
2500年前,没人会列方程解决问题,但是现在很多小学生也会
500多年前,三次方程求解还是顶级数学家之间对决的武器,但是现在估计初中生会做
200年前,柯西、傅里叶和泊松不懂群论,但是现在一个正常数学专业的学生都能理解。
时代和知识都在变。
希望我们的成见也可以改变
发表于 2017-8-17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Donnaqf 发表于 2017-8-14 10:47
其实这个对于小朋友来说可以看成是天平问题,小朋友很容易理解的。
有些小朋友的理解力到了,为啥不超前学 ...

是说我们家吗?喜欢上课,喜欢数学,但是。。不是牛娃。。。:'(
发表于 2017-8-17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老吴88888 发表于 2017-8-14 10:05
小朋友不太可能掌握这么深的内容。我也是学奥数的,当初我自己涉及和差问题是小学三年级,三年级啊,大班 ...

这个“害”有个说法叫“习得性愚蠢”。就是你老让他学他学不会的东西,他的自信心受到打击,以为自己不行,最后丧失信心,真的变蠢了
发表于 2017-8-17 17:5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昨天用这题问了小侄子,他是这么做的:52-20=32,32平分,每份16,小狗:20+16=36。我问啥意思啊,他说小狗比小猫多20只,多出来的20先放旁边,剩下的(52-20)小狗小猫平分。咦,比我厉害!
发表于 2017-8-18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看家长心态
发表于 2017-8-18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可以接受,用不同的方式去交小朋友能理解就好……学习没有固定年龄段,只是看小孩的接收度。
发表于 2017-8-18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关键是有人做得出或者说能理解吗?如果有一个人的话这道题目就不算失败啊
奥数么本来就是选拔“异类”的咯
发表于 2019-7-8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南阳
clarecle 发表于 2017-8-14 16:19
1.小狗+小猫=52
2.小狗-小猫=20
这个也算逻辑题推理题,如果已经熟练100内加减的宝宝,也许能想出来。

让孩子开拓思维,自己动脑,挺好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千帆网 ( 沪ICP备15002998号-1 )上海千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邮箱:admin@qianfanedu.cn 举报电话:54804512

GMT+8, 2024-6-9 09:03 , Processed in 0.096695 second(s), 1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