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发表于 2017-4-19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本帖最后由 眉豆妈 于 2017-4-19 17:28 编辑


以下正文均为转贴:

其实,这个家长吧,很多时候,是很坑人的。他们一般可以孜孜不倦地趴在自己的电脑上,十数年如一日,在互联网上探索如何教育好孩子。各种奇怪的理论,现象,看得自己头昏脑涨,头脑中涌现出无穷无尽的疑问和问题。终不得解。可是,他就是不肯把自己的椅子转上一百八十度,去看看正在自己身后写作业的自己的孩子。

其实呢,看看自己的孩子,马上就知道:孩子有好多好多问题。从大到小,各种各样的问题,层出无穷:孩子执笔的姿势完全不对;孩子到现在还在扳着手指做算术;孩子对今天老师上课讲了什么,完全无知;孩子甚至对今天上了什么课,都完全无知;孩子把课文读得磕磕绊绊,错字连篇;孩子明显地,没有掌握小数分数混合除法的规则;孩子不知道怎么用“虽然...但是”造句,更不知道这两个连词连接的意思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发表于 2017-4-19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转些好文吧:样样规范规矩出来的孩子最多张江男,没啥竞争力

点评

同意,所以请看后文:)  发表于 2017-4-19 14:44
发表于 2017-4-19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shanghai007 发表于 2017-4-19 13:20
转些好文吧:样样规范规矩出来的孩子最多张江男,没啥竞争力

张江男的家庭自然培养出张江男了

点评

从大概率上讲,龙生龙凤生凤就是酱紫滴。英国人不是也拍过一部纪录片么,叫做56up,记录了一些人几十年的人生经历,除了个别人跳出了自己的阶层,绝大多数还是父母的那个阶层。  发表于 2017-4-19 16:43
龙生龙凤生凤么,未必:)  发表于 2017-4-19 14:45
 楼主| 发表于 2017-4-19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妈妈们只要不再看贴子,而是去看孩子,进入到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去观察孩子,马上就会遇到这些具体的问题。这些问题,怎么解决?解决得完吗?孩子呢,不在于学习过程中有没有问题,问题多不多。孩子只要学习,就都有问题;问题都多。要不,孩子为什么还学习呢?没有问题,就不用学习了。学习是一个过程。它不是一个结果。创造性是被发扬,还是被扼杀,就取决于爸爸妈妈对这些问题的不同解决方式。

举个例子:
孩子都不会熟练地用“虽然...但是”造句子...一直到今天,孩子仍然不熟练。可是,你仔细观察孩子,你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事情。孩子不会用“虽然...但是”造句子,但孩子能听出来,你用“虽然...但是”造的句子,对不对。比如说,你跟孩子说:“他学习虽然很勤奋,但是还是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孩子马上说:“这句话不对!”你把句子改为:“他尽管学习很勤奋,可就是成绩不好。”孩子马上知道,这句话对。但是呢,还是有问题。刚开始造句子的孩子,他分不清你陈述的是一个事实,还是仅仅是一个“逻辑陈述”。比如说,王伟长是孩子的一个同学,这个学生的考试成绩非常好,是大家心目中的好学生。你把句子说成:“尽管王伟长学习很勤奋,可就是成绩不好。”孩子马上就抗议:“不对!”到底什么不对呢?这句话陈述的事实不对;还是这句话的逻辑形式不对?孩子是分不清楚的。不但刚开始学习造句的孩子分不清楚,有些4年级的孩子到现在也区分不清楚。
 楼主| 发表于 2017-4-19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为了让孩子把语义的错误从逻辑的错误中剔除出去,不来捣乱,小学的老师们发明了“小明”和“小红”这两个著名的虚拟人物。我们去看孩子的练习册,作业,造句各种:里面有大量的“小明”和“小红”在。事实上,这是一种抹水泥垄沟的法子。孩子尽管在形式上能够模仿,造出看起来正确的“虽然...但是”的句子,但是,孩子并没有理解,甚至没有接触到形式逻辑和语义之间关系的精髓。我们没有可能让小学四年级的孩子,能够清楚地区分两者之间的关系,能够很自如地指出:“尽管王伟长学习很勤奋,可就是成绩不好。”这句话的意思不对,但是逻辑对。

那么,我们要能进入千家万户的话,我们去看千万个父母,怎么去辅导他们的千万个小学四年级的孩子用“虽然但是”造句的话,你就很有感慨。80%的爸爸妈妈,会告诉孩子说,这两个连词,连接着两个有转折意思的词汇。“宝宝,你想想看哈:学习勤奋,是不是就应该成绩好?可是,王伟长学习勤奋,考试成绩竟然不好,不是我们一般想像的那样,所以呢,才用“但是学习成绩不好”。”

妈妈自己觉得自己解释得清清楚楚,可孩子听得一头雾水。这比不解释还要坏:刚开始,孩子还知道自己要用“虽然但是”造句,听完了意思蜿蜒转折拐了十八道弯的解释的话之后,孩子连自己要干什么都搞忘了,彻底糊涂了。

你这个:一个孩子,到底怎么才能学习好,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孩子,他在“理解”的层面上,根本就不知道“努力会导致学习好的结果”。你这个一开头就不符合,后边绕来绕去,神仙都会给绕晕了。不要讲一个不太懂事的孩子了。

孩子如论如何听不懂,爸爸妈妈无论如何讲不清....于是,很多很多爸爸妈妈,就发明了亢龙有悔的招数:“小明虽然很努力,但是学习成绩就是搞不好。”把这句话背下来!这句话很容易,孩子一会儿就背下来了。“以后考试遇到用‘虽然但是’造句,就写这句话!”孩子每次遇到“虽然但是”造句,就写这句话。全部一百分。你那个小学,一共就学了那么三四个连词:虽然...但是;一边...一边;因为...所以。孩子记住三四句话,就全搞掂了。考试,你只要考造句,不管怎么考,全都一百分。这是抹了一个三寸厚的水泥垄沟。那真是,防水性相当好,一滴不漏。压两三下,一条垄就浇完了。
可是,这是浇地吗?
 楼主| 发表于 2017-4-19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你这个小学,初中的教学,抹水泥垄沟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不要说造句,就连作文,都给你四十篇范文,“全背下来,考试的时候,照着扒就行了”。孩子学习,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哪家的妈妈不辅导孩子学习?你也在辅导,对不对?你要问一问,你辅导的思路,是按照抹水泥垄沟的思路来的吗?如果是,那创造力就没有了。

那么,我们就事论事,到底怎么样辅导孩子用“虽然但是”造句呢?

这取决于爸爸妈妈的水平。诚然。这里面,涉及到形式逻辑和语义正确之间的关系,涉及到孩子的认知水平的问题。很复杂。妈妈们很自我解脱地说:“对呀,我早就说了么,家长的高度决定了孩子的高度。”

有没有通用的,不管“家长的高度”,都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呢?当然有了。如果爸爸妈妈知道孩子要学习“虽然但是”造句了,那就到互联网上,搜索出四十句现成的含有“虽然但是”的句子。孩子不会用“虽然但是”造句了,就让孩子花十分钟时间,把四十句话读熟。读完了,孩子自己就会造出句子了。

你下雨呀。只要雨点掉得多了,自然就形成水流了。不过据我推测起来,可能没有任何一个爸爸妈妈,辅导自己的孩子用“虽然但是”造句的时候,给四十个例句,让孩子读熟。然后,孩子就学会用“虽然但是”造句了。
发表于 2017-4-19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贝贝熊的爸爸 发表于 2017-4-19 13:54
张江男的家庭自然培养出张江男了

我们要求不高啊!张江男对于我们来说可以了,没有信心爬上权贵阶层啊!
发表于 2017-4-19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张江男挺好的啊,我的培养目标是机修工
 楼主| 发表于 2017-4-19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们可以看到,单单拿出造句这个项目的话,在孩子“全会”,考试100分的背后,隐藏着完全不同的过程。
从最厚最坚硬滴水不漏的水泥抹的垄沟,到孩子完全地理解了要造的句子是怎么回事,连续分布。不仅如此。就小学四年级的孩子而言,是时候了:借着造“虽然但是”的机会,把客观正确和逻辑正确引导到孩子面前,让孩子“知道有这么回事”,尽管,现在还不到“理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的程度。这个前瞻性问题的引入,为孩子再长四年,到了十四岁,开始理解辩证逻辑,打下良好的伏笔。

总的看来:有靠着背“小明虽然很努力,但是学习成绩就是搞不好”而100分的教育;有靠理解这些造句的连词连接的情境而100分的教育;有借着造句的机会,进行了前瞻的教育;有把课本学习的抽象的知识,跟当下的现实紧密联系起来的教育。

所有这些,你不探头进入具体的过程,单看表象的话,就只能看到:都是100分。这100分和那100分,背后有着本质上的差异。所以呢,孩子100分,这个说明不了任何问题。既不能说明孩子的创造力丧失了,也不能说明孩子的创造力加强了。100分孩子的创造力,极有可能加强,也有可能丧失。起决定作用的,是孩子“怎么得到这个100分的”。
发表于 2017-4-19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shanghai007 发表于 2017-4-19 13:20
转些好文吧:样样规范规矩出来的孩子最多张江男,没啥竞争力

做个张江男很容易?你是张江男?你所谓的有竞争力是什么男?
发表于 2017-4-19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们小时候也没人这么盯着…貌似也没有这么多问题 有时候觉得最大的问题是受关注太多了
发表于 2017-4-19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其实我觉得做个张江男挺好的。不知道原文作者看低张江男的底气在哪里?
何况,他洋洋洒洒一大段文字,就说这么点东西。语文水平实在堪忧。

点评

不知你从哪里看出来作者看低张江男了,这个阅读水平也实在堪忧。  发表于 2017-4-20 10:48
发表于 2017-4-20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张江男怎么了
发表于 2017-4-20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micheel_zyy 发表于 2017-4-19 19:48
其实我觉得做个张江男挺好的。不知道原文作者看低张江男的底气在哪里?
何况,他洋洋洒洒一大段文字,就说 ...

张江男怎么了?又实诚又多金,又朴素又大方
发表于 2017-4-20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shanghai007 发表于 2017-4-19 13:20
转些好文吧:样样规范规矩出来的孩子最多张江男,没啥竞争力

啥样算有竞争力?张江男月薪几万稳稳哒,难道个个都是大老板?!
发表于 2017-4-20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micheel_zyy 发表于 2017-4-19 19:48
其实我觉得做个张江男挺好的。不知道原文作者看低张江男的底气在哪里?
何况,他洋洋洒洒一大段文字,就说 ...

我的意思也是觉得挺好的
发表于 2017-4-20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楼主语文水平堪忧……
发表于 2017-4-20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眉豆妈,你要分是为了看帖子吗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4 收起 理由
眉豆妈 + 4 已经发展成为挣分而挣分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4-20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路过路过,赚分~

评分

参与人数 2金钱 +20 收起 理由
Ja_Va + 16
眉豆妈 + 4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7-4-20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们呢,看极端情况。要知道,有的小学,它的教学水平,以分数衡量的话,水平特别高:你一二三年级,一考试,班里60个孩子,58个100分,剩下两个,是“劣等生”。可“劣等生”,他们的分数,一个是99分,另一个是98分。

可是呢,你12年以后,去看这个班级的孩子。当一百二十万孩子竞争北大清华的6400个入学名额的时候,这个班的58个一百分孩子,还是该竞争赢了的竞争赢了,竞争不赢的竞争不赢。总体上看,他竞争赢了的比例,并不比一百二十万其余的孩子高。

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知道,即便是同一块菜地,你浇满一条垄,需要的水量也是不同的!有些垄沟里干土坷垃多一些,有些少一些,有些垄沟深一点,有些浅一点;甚至,有些垄沟中间有洞,它往旁边的垄沟里漏水。

你这个浇菜地,全都是压12下浇满一条垄.....正常情况,都压60几下才能浇完.....一块地全都如此的话,那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浇水的不是水浇得好,而是水泥垄沟抹得好。他发明了一种神奇的法子,一下子,一整块地的垄沟都用水泥抹好了。水泥垄沟里尽管水满了,可对于白菜,一点用途都没有。白菜不会因为水泥垄沟里的水满了,而多得到一滴水。相反,要是不抹水泥垄沟的话,白菜也许还能从垄沟里多吸到几滴水。

可是,你这样班级的孩子长大了,到了高考,他还是有人能考上北大还是清华。为什么?在于每个孩子在家里,他的爸爸妈妈教给他的,不一样么。

作为父母,你的孩子,你辅不辅导,帮不帮住呢?这也分怎么辅导,如何帮助。如果爸爸妈妈帮着抹水泥垄沟,那就算了;如果爸爸妈妈帮着孩子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那还等什么?

问题是,这个小孩子,你用抽象去解释抽象,他根本不懂的。这个具体的情形,前边已经说了的。

那怎么辅导,才是正确的呢?

下雨。

爸爸妈妈只要把雨下足了,孩子自己就理解了。这样的孩子呢,老师抹不抹水泥垄沟,都无所谓。我大雨把整块地都浇透了,你抹不抹几条水泥垄沟,有何所谓呢?

好的,咱们说,具体的,可实操的。有爸爸妈妈说,你说的什么形式逻辑的事情,我咋看不懂是怎么回事?这些东西,爸爸妈妈看得懂就看,看不懂就算了。爸爸妈妈看不看得懂是怎么回事,没什么要紧的。只要爸爸妈妈在孩子那里做对事情,效果一样。

看得懂说的是怎么回事的,在孩子那里什么都不做,做错了事情,懂也没用;看不懂的爸爸妈妈,只要在孩子那里把事情做对,效果一样好。

那么,做什么事情呢?

很简单:朗读课文。新三旧一。

啊?你这个.......
 楼主| 发表于 2017-4-20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爸爸妈妈们要知道,小学的那个语文,是经过极度精心设计、照顾到了方方面面的事情的文章。咱们还拿这个造句为例。如果四年级上学期的第二个星期,教学进度开始让孩子造句“虽然但是”了,那么,这个“虽然但是”的句子,在课本中,至少已经出现过三五次了!第一次可能在小学二年级下学期出现的;三年级上学期出现了一次,下学期出现了一次;在四年开学的前两篇课文中,连续出现了两次。

你这个,如果你给孩子找到四十个例句,孩子读熟了,孩子自己就知道怎么用“虽然但是”造句了。爸爸妈妈不用说一句话,孩子自己就会。现在呢,孩子接触的例句,不到十四句。课本中出现过的句子有五句,加上老师上课的时候,举来做例句的句子,也有十几句了。你要让孩子熟悉这十几句“例句”,那就得把课文读熟....你想想,它这些句子,分布在两年的时间里面....除了读熟,是起不到例句的作用的。他这个小孩子,朗读课文,就是下雨。这个雨下起来,灌满所有小学阶段学习的垄沟。这架势,是大水漫灌的劲头:管你有没有垄沟,水不水泥抹的。反正我都给你灌透了,那些东西,是无所谓的小事情。

朗读哈。你的孩子,养成朗读的习惯了吗?爸爸妈妈不要整天追着贴子读这个读那个。你追着贴子读,充其量,是教育你自己。妈妈的目的不是教育好自己,妈妈的目的是教育好孩子。
发表于 2017-4-20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眉豆需要小升初择校吗?
 楼主| 发表于 2017-4-20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kele2019 发表于 2017-4-20 12:57
眉豆需要小升初择校吗?

坦白地说,需要,如果有机会上比对口菜中更好的学校,当然会去。但是不会只为了这个机会而调整节奏。
发表于 2017-4-20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亚太地区
shanghai007 发表于 2017-4-19 13:20
转些好文吧:样样规范规矩出来的孩子最多张江男,没啥竞争力

张江男也要看跟谁比,比陆家嘴男是差不少,但是比起绝大部分行业很显然是收入高得多

点评

你这个而已用的好,99.99%的人连这个而已的一半都做不到  发表于 2017-4-20 21:34
都是专家型人才而已  发表于 2017-4-20 19:38
发表于 2017-4-20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qianfan 发表于 2017-4-20 13:51
张江男也要看跟谁比,比陆家嘴男是差不少,但是比起绝大部分行业很显然是收入高得多

哈哈,也引起老大的关注,我的意思不是看低张江男,而是觉得规规矩矩出来的娃最高是张江男的水平啦(当然张江男也很不错了),但要培养出真的推动人类发展的人物,如乔布斯、盖茨、甚至马云等,这样教条规矩难出奇才的,否则盖茨早被他妈抓回去继续哈佛的学业了,乔布斯没机会在车库折腾PC。语文水平不够,见笑了……

点评

培养专家型人才容易,培养领袖型人才难  发表于 2017-4-20 19:38
发表于 2017-4-20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眉豆妈 发表于 2017-4-20 10:44
爸爸妈妈们要知道,小学的那个语文,是经过极度精心设计、照顾到了方方面面的事情的文章。咱们还拿这个造句 ...

我们现在就是朗读课文,读熟读出感情,效果不错!您的文章完了吗?后面还有吗?

点评

很长,足够我考大学了:)  发表于 2017-4-20 19:44
很长,够看几年的:)  发表于 2017-4-20 16:44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4 收起 理由
眉豆妈 + 4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4-20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我有点怀疑,光朗读语文课本,语文课内能优秀吗。我们一直朗读,一天5课,语文一直中下。寒暑假也都读,可语文一直一般般

点评

个例需要更详细的信息才能分析  发表于 2017-4-20 19:40
 楼主| 发表于 2017-4-20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此文的作者极爱在网上唠叨教育那点儿事,而且一再申明:版权没有,翻印不究,所以我就接着搬文,正好说起这个专家型人才和领袖型人才,搬一篇问答过来:

问:你所说的10岁前孩子不存在自信,所谓自信就是自负,那么让不让孩子参加各种竞赛呢?朋友的儿子参加书法比赛得了奖,而这个朋友是乐于让儿子参加各种竞赛,在幼儿园期间就是这样,并且老得奖,感觉这个孩子将来会自负的吧。

答:其实呢,自负也有自负的好处。所谓的专家,就是自负的人。真正的专家,都真正地自负。咱们呢,目的是说:培养具有创造力,有行动力的孩子。专家不一定需要很强的创造力,专家只要专注,一辈子把一个领域搞得一清二楚,就可以了。我们这个社会,也需要大量的专家。在培养专家的爸爸妈妈眼里,我们的培养方式,会让孩子“样样通样样松”。各有长短罢了。

嗯……说起来,我接触过大量的专家。接触到的专家,要比有创造性的领袖,多得多。在专家他们自己的那个领域,大牌的专家其实是自负得看不见任何别人。为了维持自己的自负,他们有强劲地动力,把自己的领域耕耘得更深。没有人什么都会,我也特别喜欢和专家交流。能学习到好多好多东西。

专家,也要从小培养起。培养专家有培养专家的一整套办法,和他们的路径。嗯……在道理上呢,我们群培养目标,是没有任何问题,“众望所归”。但是呢,你要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措施上,很有一些爸爸妈妈不以为然的。 其实,这些爸爸妈妈呢,他们内心的真实意图,是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专家。培养自己的孩子成为专家,也没什么不好哈。不是没什么不好,而是很好很好。

其实呢,具有创造力,又有行动能力,这不过是“领袖”这个词的等价说法而已。

专家,即不一定要创造力,也不一定必须有行动能力,专家就是把自己的领域搞到精通,就行了。专家和领袖呢,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例子的:比如说,传统上“官”和“吏”的关系。我们一般都说,官吏官吏,不假区分。其实呢,官是官,吏是吏。官是头儿,吏是掌管钱粮、司法、军事的专门人才。这个呢,延续到今天,我们叫他们官员,公务员。吏呢,现在在西方政治学语汇中,也叫“技术型官僚”。

在企业内部,这种区分表现在“领导者”和“管理者”之间的不同。 准确地讲,CEO是领袖的称谓;“总裁”是技术官僚的最高长官的称谓。有些公司,既设有CEO的职位,也设有总裁的职位。你去看这两个人,他们的日常工作有很大的不同的。

CEO会和各种投资人,媒体,政府打交道;他要准备资料,应付开董事会,股东大会;总裁一般不管这些事情,他的日常工作就是解决生产、销售、新品开发过程中的问题。日常报销,要总裁批准;CEO不管这些;CEO说要“进入电动汽车行业”,总裁就必须要去执行;总裁说“进入电动汽车行业”,CEO不同意,他就不能去“进入”……他们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哈……
发表于 2017-7-5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大申爸的好贴要顶起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千帆网 ( 沪ICP备15002998号-1 )上海千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邮箱:admin@qianfanedu.cn 举报电话:54804512

GMT+8, 2024-5-2 14:13 , Processed in 0.069398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