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发表于 2012-2-6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新加坡
第一章 声
知识点精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
  注:由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
  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
  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

四、怎样听见声音
  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
  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
  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
  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
  5、双耳效应:生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亦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听见立体声);

五、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
  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法的声靠音色)
  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

六、超声波和次声波
  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
  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

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3、常见招生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
  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dB,超过90dB会损害健康;0dB指人耳刚好能听见的声音;
  5、控制噪声:(1)在生源处较弱(安消声器);(2)在传播过程中(植树。隔音墙)(3)在人耳处减弱(戴耳塞)

八、声音的利用
  1、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蝙蝠辨向)制作(声纳系统)
  2、传递信息(医生查病时的"闻",打B超,敲铁轨听声音等等)
  3、声音可以传递能量(飞机场帮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生)

第1讲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例题解析
【例1】在装满水的长铁管一端敲击一下,在铁管的另一端会听到__________次声音,其中第一次声音是从__________传过去的,最后一次声音是从__________传过去的。
思路解析: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通常在固体中传播速度快,其次是液体,在空气中传播速度较慢,因此最先听到的是由钢铁传来的声音,其次是由水传来的,最后一次声音是由空气传来的。
答案:三  钢管  空气
【例2】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B.传播声音的介质有气体、液体、固体,真空不能传声
C.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
D.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
思路解析:声音由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这也是本节的重要知识点。关于声速,应掌握其一般规律:在固体和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声是一种波,以波的形式传递能量。
答案:ABD
【例3】某人站在山崖前大喊一声,2 s后听到回声,此人距离山崖多远?(设当时气温为15 ℃)
思路解析:人距山崖的距离为声音传播路程的一半,这是“回声测距”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答案:15℃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 m/s,2 s内声音传播的距离:340 m/s×2 s=680 m,即此人距离山崖 =340 m。
【例4】2.在房间里谈话比在旷野里谈话听起来响亮,这是因为(    )
A.房间里的空气不流动,不利于声音的传播
B.旷野的空气比较稀薄
C.在房间里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D.以上说法都不对
思路解析:人在房间里谈话,声音会被墙壁反射回来形成回声,由于房间较小,回声与原声的时间间隔小于0.1 s,所以人耳不能区分回声与原声,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更强。在空旷的田野中,声音被反射回来的极少,因此人感到声音响度较小。
答案:C
【例5】电影院放映厅的墙壁上都被装修成坑坑洼洼的,俗称“燕子泥”,其目的是为了(    )
A.防止声音发生振动    B.减弱回声
C.增强回声            D.为了装饰剧场
思路解析:发声体与声音是两个概念,我们只能想办法防止发声体振动,声音是不会振动的。因为A本身的说法就不科学,所以A是错误的。燕子泥是坑坑洼洼的,其作用是使射到墙上的声音不再反射到观众那里,避免产生声音的混响,所以C是错误的,B是正确的。
答案:B
【例6】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得很快
B.回声是声音的反射现象,人能听到回声需要一定的条件
C.只要有物体的振动,人总能听到振动发出的声音
D.声音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无关,与温度有关
思路解析:真空没有介质,不能传声,则A错。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 s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如果不到0.1 s,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人耳不能区别开,因此B正确。C中物体振动时若没有传声介质,则听不到声音,因此C错。声速与介质、温度有关,则D错。
答案:B
【例7】一根长约10 m的铁管,管内装满了水,一个人在铁管的一端敲一下,另一个人在铁管的另一端贴近管口处可听到(    )
A.一次敲击声    B.两次敲击声
C.三次敲击声    D.四次敲击声
思路解析:敲击铁管产生的声音分别经空气、铁和水传播到另一端,传播的距离是相等的,都是10 m。查出声音在空气、水和铁中的传播速度分别是340 m/s,1 497 m/s,5 200 m/s,那么声音在这三种介质中传播10 m所需的时间分别是0.029 s,0.006 7 s,0.001 9 s,相邻两次的时间差不到0.1 s,因此,虽然三个声音传到另一端有先有后,但人耳无法把它们区分开。
答案:A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声音不能在其中传播的是(       )。
A、气体           B、液体         C、固体          D、真空
2、用手按在自行车的铃上,无论怎样用力敲打,铃声也不会发出清脆的声音,这是因为(       )。
A、手按在铃上,声音传不出来           B、手按在铃上,铃根本不振动
C、手按在铃上,影响了铃的正常振动     D、手按在铃上,周围没有了介质
3、把闹钟放在玻璃钟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在抽气的过程中(       )。
A、听到闹钟走时声越来越大        B、听到闹钟走时声越来越小
C、听到闹钟走时声不变            D、无法确定
4、在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
A、声的回音                    B、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C、钟还在振动                  D、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二、填空题
5、在校运动会上,同学们为赛场上的运动员敲锣打鼓,呐喊助威。小明同学发现,在锣鼓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马上就消失了,这是因为                       。
6、“山间铃响马帮来”这句话中,铃响是由于铃中的金属珠子撞击产生         而发声,而山间小路上的人们听到远处传来的声音是通过          传入人耳。
7、太空中,宇航员在飞船外工作时,他们之间即使靠得很近也无法直接交谈,这是因为                                           。
8、人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这样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         振动,这种振动通过                     ,然后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9、打雷时,某人看到闪电后5 s才听到雷声,则打雷处离此人的距离约为         m。
10、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吗?你能找出一个事实来支持你的说法吗?事实是:        
                                                                。
三、分析与思考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学生发现蜜蜂发声并不靠翅膀
2003年8月,湖北监利县科技副县长到黄歇口镇中心小学,看望一位名叫聂利的六年级小学生,并向她请教一个问题:蜜蜂到底靠什么发出“嗡嗡”声?“蜜蜂有自己的发声器官,它不是靠翅膀振动发声的。”聂利响亮的回答。
这个结论,是聂利对蜜蜂进行了一年多的贯彻和试验后得出的。
2001年秋,聂利从《小学自然学习辅导》一书中得知,蜜蜂、苍蝇、蚊子等昆虫都是哑巴,它们没有发声器官,“嗡嗡”声来自翅膀的振动,如果翅膀停止振动,声音也就停止了。
去年春天,聂利到一个养蜂场去玩,发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翅膀并没有扇动,仍然嗡嗡叫个不停,于是她对教材、科普读物和老师的讲解产生了质疑,并开始了对蜜蜂的试验和研究。她先把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出声音。她剪去蜜蜂的双翅,也能听到蜜蜂的叫声。两种方法交替进行了42次,每次用去48只蜜蜂。试验结果表明:蜜蜂不振动翅膀也能发声。为了探究蜜蜂的发声器官,她把蜜蜂粘在木板上,用放大镜仔细查找,观察了一个多月,终于在蜜蜂的双翅根部发现两粒比油菜籽还小的黑点。蜜蜂叫时,黑点上下鼓动。她用大头针捅破小黑点,蜜蜂就不发声了。她又找来一些蜜蜂,不损伤双翅,只刺破小黑点,放在蚊帐里,蜜蜂飞来飞去,再也没有发出声音。这项试验她又反复做了10次,结果都一样。她将这一发现写成论文《蜜蜂并不是靠翅膀振动发声》,该篇论文在兰州市举行的第1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荣获大赛优秀科技项目银奖和高士其科普专项奖。
你从上文中能得到什么启发?




12、第一次测定铸铁里的声速是在巴黎。具体的方法是:将铸铁自来水管中的水放尽,然后在管的一端敲一下,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了两次响声,测得两次相声相隔2.5 s,已知铸铁管长913m,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求声在铸铁中的传播速度。




13、给你一个玻璃杯、一枝铅笔、一些水,你是否能设计一个实验,探究物体发声时有什么特征?





14、太阳上面时时刻刻都在进行剧烈的大爆炸,但是我们却丝毫听不到这巨大的爆炸声,其原因是(     )
A、太阳离我们太远了                 B、真空不能传声
C、我们平时没有注意听               D、以上答案都不对
15、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           m/s。北宋时期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有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时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                                            。
16、若不小心把气球弄破,它会发出“啪”的响声,这是因为气球的气是使劲吹进去或用打气筒压进去的,即气球里充满了压缩气体,当球破裂时,球内的压缩气体的体积会突然迅速膨胀,从而引起周围空气的急剧振动,所以发出“啪”的声音。类似的发声现象还有很多,诸如:
例1:                                                                    ;
例2:                                                                     。
17、有两艘潜艇一前一后,两者相距L,且两者始终保持相同的速度v同向前进。后艇的水下声呐系统发出声呐信号,到达前面的艇时立即被反射回来。已知声呐信号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恒为v0.求后艇从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的时间。











第2讲 声音的特征
【例1】.有关声现象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
B.全班同学合唱同一着歌,歌声洪亮时,说明声音的响度大。
C.能分辨出全班每位同学的说话声,主要是同为他们声音响度不同。
D.几种乐器同奏一首歌曲,我们闭着眼睛也能分辨是什么乐器,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分析:本题是一道考查声的特性的选择题,音乐中的高音和低音指的就是音调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洪亮程度,困此A、B说法正确,每个发声体如材料结构不同,真音色不同;辨别乐器就是用它所以C不正确,D正确。
答案:选择 D。
【例2】. 电影《泰坦尼克号》描述的是一艘叫“泰坦尼克”号的大海轮,因为跟冰山相撞而沉没的悲剧。为了避免悲剧重演,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利用声音传播规律制成的探测装置,安装在船上,能及时发现冰山或暗礁的存在,你能说出它的名称和原理吗?
  解析:这种装置叫“回声测探器”。它是利用回声原理工作的。把回声测探器安装在海轮货舱的底部,由舱底向海底发出声音,传至海底,再经海底反射到海面,由舱底灵敏的回声接收器准确地记下声音发出及返回所经过的时间,因为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1435m/s,所以很容易算出海的深度;根据声音的反射,还可以判断危险的冰山或礁石所在的位置。应当注意的是声音传播的距离是探测深度或距离的二倍。

【例3】. 牛叫的声音与蚊子叫的声音相比较,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牛叫声音音调高,响度大         B.牛叫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小
  C.牛叫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小       D.牛叫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大
  选题角度:通过本题加深对音调和响度概念的理解.
  错解:A或B.错解分析: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将音调和响度混为一谈,概念不清.
  分析:音调和响度取决于不同的条件,它们之间没有联系.牛叫的声音较低沉,即振动频率低,音调较低;蚊子声音尖细,即振动频率较高(翅膀扇动得快),音调较高.但牛的叫声明显比蚊子的大,即响度大.
  正确答案:D.
【例4】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鼓面每秒振动的次数越多,音调就越高,响度也越大
  B.棒击鼓面越重,鼓膜振幅越大,音调越高,响度也越大
  C.声源离我们越近,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D.音色与振动的频率和振幅无关,与发声体的材料有关
  选题角度:通过本题加深学生对乐音的三要素与发声体振动的关系知识的理解.
  分析:音调是由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高(即每秒钟振动的次数越多),音调就越高,所以音调与振幅无关.响度是人耳接受声音大小的主观感觉,它一方面与发声体的振幅大小有关,另一方面与离声源的远近有关,因为声音传得越远,分散得越厉害,声音也越小,所以响度与振动的频率无关.音色取决于发声体的材料,与振幅和频率都无关,即使是鼓与锣振动的频率和振幅一样大,人们也能清楚地分辨出鼓声与锣音来,就是因为它们的材料不一,音色各异.
  答案:C、D.
【例5】 马戏团的训狗员,在舞台上用一种特殊的信号训狗,观众完全没有察觉,狗却准确的听从信号做各种动作.试说一说这其中的奥妙?
  选题角度:通过本题提高学生运用声音的频率范围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解析:人对高音和低音的听觉有一定的限度,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20次每秒到20000次每秒.狗能听到的声音范围远比人耳听到的范围大,使从15次每秒到50000次每秒.它能听到人听不到的高频率的声音,驯狗员用的是超出人的听觉范围但在狗听觉范围内的信号.
【例6】 在列车进站暂停时,列车的保养工常用榔头敲打机车的各有关部件,这是为什么?
  选题角度:通过本题教会学生把声音的特性知识迁移到生活中.
  解析:保养工在长期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凭借听敲打机车发出声音的音调和音色是否有异常变化,就可以较快的发现列车是否存在故障.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听音乐时,可判断出是什么乐器在演奏,我们根据的是(     )
A、声音的音调      B、声音的音色     C、声音的响度    D、音乐的节奏
2、雷雨季节,有些小孩害怕雷声,是因为雷声的(     )
A、频率大        B、振幅大        C、音色难听         D、音调高
3、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这是有效、可行的防止噪声的措施属于(     )
A、堵塞感受噪声的器官                B、阻隔噪声传播的途径
C、控制声源产生的噪声                D、防止噪声产生回声
4、如图3—2所示,4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有水,水面高度各不相同。用嘴粘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1)”、“re(2)”、“mi(3)”、“fa(4)”4个音阶,则与“re(2)”这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是(      )
                                       
                            图3—2
5、用洗衣机甩干衣服时,由于衣服没有放好,引起洗衣机的剧烈振动而发生噪声,这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
A、戴上耳塞,在入耳处减弱噪声          B、关上房门,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把衣服重新摆放好,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赶快离开家庭,远离噪声
二、填空题
6、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两次所听到的声音的
         不同,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7、“响鼓还要重锤敲”这句话说明声音的        跟                        有关。
8、指出下列各种声音现象,反映了声音的哪种特征。
(1)震耳欲聋,是指         ;(2)闻其声便知其人,是指          ;(3)瓮声瓮气,是指           。
9、声音的三个特征,在传播过程中,不会改变的是          和           。
10、“无声手枪”是在                      处减弱噪声;放鞭炮时,用棉花塞住耳机,是在                       处减弱噪声的;在马路和住宅间植树造林,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的;在马路和住宅间植树造林,这是在                中减弱噪声的。
三、分析与思考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马   车
格拉谢拉•黑格尔
一天上午,父亲和我一同到林间漫步,父亲在一个弯道处停了下来,在短暂的沉默之后,他问我:“除了小鸟的歌唱,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
我仔细地听,几秒钟之后我回答他:“我听到了马车的声音。”
父亲说:“对,是一辆空马车。”
我非常诧异地问他:“我们又没有看见马车,您怎么知道是一辆空马车?”
父亲答道:“从声音就能轻易地分辨出是不是空马车。马车越空,噪音就越大。”
后来我长大成人,每当我看到口若悬河、粗暴地打断别人的谈话、自以为是、目空一切、贬低别人的人,我都感觉好象是父亲在我的耳边说:“马车越空,噪音就越大。”
(1)文中父亲说“马车越空,噪音就越大”有无科学道理,利用你所知道的有关声音的知识来解释。





(2)故事《马车》使你懂得了什么人生哲理?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你知道什么是多普勒效应吗?你若仔细听警车高速驶过时警笛的鸣叫声,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当警车向你驶来的时候,警笛的音调变高;当警车离开你向远处驶去时,音调在降低,但若你是坐在警车上,所听到的警笛声的音调却始终一样,也就是说实际上警笛的频率并没有改变,只是当听者和声源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时,听者感觉到频率的改变,这种现象称为普勒效应/
根据以上知识,我知道:当有人站在火车轨道旁,一列正在鸣笛的高速火车离他而去,则他听到鸣笛声的音调将逐渐          。


13、音乐会上各种乐器为我们奏出了美妙的音乐。回来之后,小超和小菲都知道了乐器改变发出声音音调的方法,可是,究竟是什么因素造成了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发生了改变?

                                                                     
请你就图中老师提出的问题做一个猜测。
                                                                           
                                                                         。
小超的做法是:首先拿一把吉他,观察吉他上的各琴弦有什么不同。他发现各琴弦的粗细不同,当他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后,发现声音的音调不同。然后,他又转动吉他上的旋钮以拧紧或放松琴弦,结果,他发现同一根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也不同。最后,小超又用手指按在同一根琴弦上的不同位置,以改变弦振动部门的长短,结果,他发现吉他发出声音的音调又改变了。
分析与论证:弦乐器的音调高低与弦的        、        和         有关。
小菲的做法是:找音乐老师借了一支笛子,经过反复实验后,她发现笛子是靠管内空气柱的振动发声的,当用手指按住笛子上不同位置的孔,就能改变管内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调。
请你也动手进行实验探究,然后回答:
(1)在弦的粗细、松紧相同时,弦越     ,音调越高;在弦的粗细、长短相同时,弦越       ,音调越高;在弦的松紧、长短相同时,弦越        ,音调越高。
(2)在吹响笛子时,其管内空气柱的长度越长,它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      (选填“高”或“低”)。



14、动画片的配音常用慢录快放的方式,把成年人的声音变成了小孩的声音,这样做能够使声音(     )
A、音调变高          B、响度变大     C、音色变好       D、传播的速度变大
15、深夜时,正在播放的电视机屏幕上会出现,“夜深了,请你把音量关小”的字样,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这是从           减小噪声,从声音的特性的角度分析,这是减小声音的                  。
16、女同学说话的声音“尖细”,是指女同学声音的           高,这是因为女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              的缘故。
17、射击场上练习射击的人常常戴上一个防护耳罩,这有什么作用?





     

第3讲   超声与次声

一、选择题
1、小猫、小狗等动物比人对声音更敏感,这是因为(    )
A、这些动物的发生频率范围大         B、这些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大
C、这些动物的耳朵比较大             D、这些动物比人更专心听声音
2、下面是一些正在振动着的物体。甲:以每秒2次上下挥动的手臂;乙:蝙蝠的嘴发出频率为105Hz的振动;丙:被小锤敲击的频率为256Hz的音叉。对以上这些物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丙都是声源,人耳都能听到它们发出的声音
B、丙是声源,人耳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甲、乙不是声源,人耳不能听到它们发出的声音
C、甲、乙、丙都是声源,但人耳只能听丙发出的声音
D、甲、乙、丙都不是声源,人耳都不能听到它们发出的声音
3、大象可以用人类听不到的声音进行交流,其实质是(     )
A、大象语言对人类来说是次声,人听不见,大象却能听见
B、大象语言对人类来说是超声,人听不见
C、大象没有发出声波,是根据感觉、眼神进行信息交流的
D、听觉好一些的人可以听到大象的语言
4、大街上的“超声波洁牙”美容店中,超声之所以能洁牙,是因为(     )
A、超声是清洁剂               B、超声发生反射
C、超声传递去污的信息         D、超声引起液体的振动,振动把污垢敲下来
5、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度大,这是因为(     )
A、屋子里有回声,旷野里没有回声
B、屋里声音会被反射,旷野里声音不会被反射
C、屋子比较安静,旷野里比较喧闹
D、屋子里的回声加强了原声,旷野里回声不能加强原声
二、填空题
6、蝙蝠的视力很差,他们只在夜间活动和觅食,它们是利用                  来绕开障碍物并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
7、医院里的“B超”实际上是利用了         波来观察人体内部,从而进行诊断和治疗;在强的         波中,人的平衡器官的功能会受到破坏,从而产生恶心、眩晕等症状,严重的会造成内脏出血,危及生命。



8、在工业方面,超声的典型应用是对金属的无损探伤和超声测厚两种。过去,许多技术因为无法探测到物体组织内部而阻碍其发展,超声传感技术的发现改变了这种状况。只要将超声传感器固定在装置上,它就能“悄无声息”地探测人们所需要的信息。这里的“悄无声息”是指                                                       。
9、举出生活中两个利用声音的例子。


10、攀登雪山是一项极富有挑战性的体育运动。登山运动员在攀登雪山时有一个忌讳,那就是不许高声喊叫。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11、科学家们根据蝙蝠超声导航的原理发明了声呐,利用声呐系统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1450m/s,用声呐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并测得接收回声所用的时间为4s,求海底的深度。





12、阅读材料。
“无人船”之谜
1880年,人们在美国罗德艾兰州组波特市伊斯顿斯•比奇镇附近的海面上发现一艘名叫西拜尔德的无人船,船长室的早餐尚在,而全体船员却不知去向。
1855年2月28日,英国三桅帆船“马拉顿”号在北大西洋遇到一艘美国无人穿“突瑞姆斯•切斯捷尔”号。该船风帆垂落,船只完好无损,货物依然如故,食物淡水充足,也无任何搏斗和暴力的迹象,只是船上空无一人。
更为神秘的要算1881年12月12日,美国快速机帆炮舰巡游时,在北大西洋中又发现一艘无人帆船。舰长格里福芬命几个水兵留在帆船上,由他的军舰拖着这条船航行。在离海洋还有三天路程时,海上狂风大作,拖船用的缆绳断裂,黑夜茫茫,呼叫无音,两船失去了联系。当第二天发现时,帆船上的水兵却都不见了!此时离纽约只有300km,眼看就要到家了,格里福芬舰长又用重金买动了几个人到那艘帆船上去,这一天,天气晴朗,微风习习。黎明前,“爱伦•奥斯汀”号的舵手发现船偏离了航线,当他回头再看拖着的帆船时,不禁大吃一惊:帆船不见了!就这样,这艘帆船的失踪成了航海史上又一个神秘的谜。
……
迄今为止,人们在茫茫大海上已发现了数十艘无人船,孤独、奇异而神秘,好象诉说着一桩桩故事,却又似无从说起。
目前,对于无人船案件,科学家们认为可能是海洋次声波造成的。
海洋次声波是指在风暴和强风下出现的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如果是大风暴,次声波的功率可达数十千瓦,这种大能量的次声波会对生物体产生辐射,某些频率的次声波,可引起人和动物的疲劳、痛苦、甚至导致失明。同时,过强的次声波常使人和动物产生惊恐情绪,导致船上的人员跳海自杀而失踪。
13、你知道蝙蝠的超声导航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千帆网 ( 沪ICP备15002998号-1 )上海千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邮箱:admin@qianfanedu.cn 举报电话:54804512

GMT+8, 2024-5-11 13:45 , Processed in 0.037664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