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发表于 2015-3-13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谢谢D老师,写的实在太中肯了,本来因为这次中环没考好而有点焦虑,看了这个帖子就想明白了,看清了方向。
发表于 2015-3-13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德国
楼上有一位说得好,关键是市场就在这里,没有中环也有内环外环。
当然,中环小学部分想做成现在初中新知,我也认同的。因为这同样是一种市场-牛蛙的。
10%入围,,2%获奖(这样获奖人数就和初中新知杯一样的,狠一点的是无论多少分母--无论如何,分母会越来越多的,入围人数限定为800人,获奖人数为150人)--更狠的是每个年级只允许参加一次(有些4年级孩子来刷成绩,4年级入围5年级可能三等奖),类似于新知杯。
我是挺反感跨级考试的,有本事就本年级特等奖或者一等奖。跨年级的2、3等没意义。
这样,2、3年以后中环的定位自动和小机灵、亚太不同了(走美就不谈了)
发表于 2015-3-13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一路抢跑,一路追逐,漫漫前路呀!
发表于 2015-3-13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chuanjin 发表于 2015-3-13 11:58
国外也是如此,好的地段,好的学区,房价就贵,这个是正常的。

即使以华育为例,如果地段招生你会去 ...

其实小学、初中国家要参与,民办小学、中学一学期提高到6万一10万一学期,其他公立就近入学、就近入中学,最关键键老师像日本学习教师提高待遇,每5年老师全市郊区、各区轮换。小学初中外面机构取消提高、尖子,金牌班之类只能办一种平行班,教材教委审核。
发表于 2015-3-13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chuanjin 发表于 2015-3-13 11:58
国外也是如此,好的地段,好的学区,房价就贵,这个是正常的。

即使以华育为例,如果地段招生你会去 ...

其实小学、初中国家要参与,民办小学、中学一学期提高到6万一10万一学期,其他公立就近入学、就近入中学,最关键键老师像日本学习教师提高待遇,每5年老师全市郊区、各区轮换。小学初中外面机构取消提高、尖子,金牌班之类只能办一种平行班,教材教委审核。
发表于 2015-3-13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chuanjin 发表于 2015-3-13 11:58
国外也是如此,好的地段,好的学区,房价就贵,这个是正常的。

即使以华育为例,如果地段招生你会去 ...

其实小学、初中国家要参与,民办小学、中学一学期提高到6万一10万一学期,其他公立就近入学、就近入中学,最关键键老师像日本学习教师提高待遇,每5年老师全市郊区、各区轮换。小学初中外面机构取消提高、尖子,金牌班之类只能办一种平行班,教材教委审核。

点评

电脑有问题为啥会发三遍  发表于 2015-3-13 21:09
到时候就会有人说不公平,为什么有钱人能上。  发表于 2015-3-13 20:58
发表于 2015-3-13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德国
kylinwayne 发表于 2015-3-13 20:51
小学初中外面机构取消提高、尖子,金牌班之类只能办一种平行班,教材教委审核。 ...


有市场没用的,到时候私人教师的作坊会急剧扩张,来占领这些班丢下的市场
发表于 2015-3-13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本帖最后由 kylinwayne 于 2015-3-13 22:25 编辑
qianfan 发表于 2015-3-13 21:18
有市场没用的,到时候私人教师的作坊会急剧扩张,来占领这些班丢下的市场


私人作坊政府要有所作为,发现一起查一起。按常理高中、大学才是发奋读书的时候,小学、初中特别是小学本该是看书,锻炼身体,学艺术或者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候,现在的问题是部分老师上课无心教,在机构里到生龙活虎,要提高基本靠家长和机构外面补课。为考名校从小班开始外面学,星期六、日不是在这个季、就在那个思学习。作为家长很无奈这样的模式,当然这是题外话,其实说了也没啥用,只能让自家孩子折中一下,将来有机会脱离这个环境了。
发表于 2015-3-13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乒呤乓啷气 发表于 2015-3-13 13:40
几奥是不得已而为之,打好代数基础,扩展思维难度才是最好的方法。

乒乓说得很对,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才是奥数学习的最核心的问题。 不是简单的照猫画虎,而是把问题抽象出来,建立起自己的一套思考体系来解题,这非常重要! 孩子如果在奥数问题上面还只是停留在简单的模仿,缺乏思考,那么在数学方面走不远的。
发表于 2015-3-13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信息杯高奖就是强悍?这个不通。
发表于 2015-3-13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xm3147 发表于 2015-3-13 22:17
乒乓说得很对,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才是奥数学习的最核心的问题。 不是简单的照猫画虎,而是把问题抽象出来 ...

完全同意。
发表于 2015-3-13 22:47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谢谢老师的语重心长的指导,决赛的确是难。我们就浅奥着,对启发思维还挺好的。而且现在规定无住宿不得跨区招生后,会很大程度降低热门学校的报考热情,给我们这些只入围选手多点机会。
发表于 2015-3-14 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qianfan 发表于 2015-3-13 18:46
楼上有一位说得好,关键是市场就在这里,没有中环也有内环外环。
当然,中环小学部分想做成现在初中新知, ...

老大不用反感跨级考,因为小朋友跨级考出三等奖,考本级也不一定能考出一等奖。
我觉得可以这样:就是跨级考的小朋友不计入被跨级的年级的评奖标准,但是按被跨级的年级的分数线评奖。
就比如四年级跨考五年级,算分数线时不计入四年级的娃,比如五年级取前50名获一等奖,第51名至第100名获二等奖,第101名至第150名获三等奖,如果四年级同学的成绩落在五年级第51名至第100名之间的话,一样获二等奖。这样四年级就不会抢了五年级的奖项了。
发表于 2015-3-14 0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LAN
meidun 发表于 2015-3-14 01:41
老大不用反感跨级考,因为小朋友跨级考出三等奖,考本级也不一定能考出一等奖。
我觉得可以这样:就是跨 ...

我说的就是这个原因,这些家长令不清。就拿中环来说,3年级考纲和4年级完全不同。你多学了一部分四年级的内容,你3年级当然没时间弄得更扎实,所以3年级得不到一等奖也就正常了。到最后势必就形成每个年级的内容都不太扎实,到初中以后你就发现问题了(简单的例子,很多孩子四则运算不扎实,到了高中都还有计算粗心的问题)。当然,你能像柳大牛蛙那样跨级一等奖,这个很说明问题的
初中规定新知杯只能考一次,不是没有道理的。
发表于 2015-3-14 08:48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今天在学家楼下,看着孩子们涌入机构,脑海里就一个词汇:裹挟。如果可以选择,我必定选择浅奥(事实上我家也是如此),留出时间阅读和锻炼,娃有次和我说她距离作家梦想越来越远,我听了有些心塞,我坚决地浅奥,哪怕她择校失败我也愿意和她一起在初中再努力。
发表于 2015-3-14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嗯,能全面发展也是一种天赋
发表于 2015-3-14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关于奥数学习,我觉得乒乓的思路是比较合理,很多数学概念割裂的理解,未必对孩子是好事情,机构把奥数的学习分割成了许多的专题,其实大多数孩子在任何专题上都是无法走得很深入的,但是他们又机械的把很多内容按照专题理解,缺乏系统性的思考。 三年级以上的孩子我觉得学什么都不重要,关键是学习方法和思路一定要转化。这既需要家庭的引导,也需要孩子自主性来思考。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最重要。 其实阅读的本质也是要提高你的思想能力,你的批判性的思维,也是从思维角度建立框架的,否则阅读只是低层次的信息获取。 就和奥数的练习,停留在低层次的模仿上面。 时间花了很多,但是收效不大。对家长来说焦虑是难免的,因为环境是不断改变的,我们也需要不断的试错才能找到方向。孩子也是个体差异很大的,家长还是要自己琢磨,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8 收起 理由
水蓝兔兔 + 8 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3-14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

有感于楼上--------
数学好似一部纷繁复杂的机器,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愣生生的被某些机构拆成了零件和枝丫,然后分级,然后填鸭,不断的超前、加深。一些原理也冠上顺口溜,总结出公式道道,死记硬背,生搬傻套……已经超出了大部分孩子的理解范围。
可我们家长还不得不趋之若鹜,焦虑纠结。有时候我会觉得是多么可笑的场景。更可悲的是自己也是其中一员。
若不是小升初,谁还会拼这些……
据说以后要拼足球了?
发表于 2015-3-14 21:12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babysmile 发表于 2015-3-14 18:44
有感于楼上--------
数学好似一部纷繁复杂的机器,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愣生生的被某些机构拆成了零件和枝 ...

极有可能,明天就开始鸡血足球,可惜天气不怎么好
发表于 2015-3-15 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常常雾霾,只得数学老师代课了
发表于 2015-3-15 08:51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也纳闷,同事也说五年级中环题目他也做不出,理工科博士,所以我觉得是思路的问题,经过训练和常规路线出来的不同?

点评

朋友的老公也是理科博士,给女儿辅导中环历届真题也直呼太难,要放弃。  发表于 2015-3-15 09:50
发表于 2015-3-15 10:14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atila 发表于 2015-3-15 09:17
那你认为是这位理工科博士所受 训练错了,还是中环5年级题目这种路线 错了呢?
理工科博士的知识和所 ...

没有对错啊,路线不同呗,我没研究过奥数,同事吐槽说难,我也费解
发表于 2015-3-15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如果初中老师真的这样想,那么都没必要让普娃去浅奥了,完全回归百分之五5的游戏更好
发表于 2015-3-15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中环虽然入围了,但决赛和得奖的孩子相差很多。要认清自己孩子的位置,学奥数为了什么,开始准备杯赛的时候,是为了小升初。但在准备杯赛和迎考的时候,就是觉得儿子的奥数比以前提高了,学到了很多知识点。现在每周上课,儿子也很认真,而且在课堂上属于做题快的孩子。(我家不是超常,就是尖子班的)这就是我和儿子的收获。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16 收起 理由
乒呤乓啷气 + 16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3-15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atila 发表于 2015-3-15 11:22
照你的分析是数学竞赛只是熟练工,现代版的卖油郎比赛而已。数学研究需要的品质与此没有关系。

一个是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一个是创新拓展。
不能说没有关系,但是不完全一样。

发表于 2015-3-15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D老师肺腑之言

给小孩定下目标
1)浅奥到中奥之间
2) 对付小升初考试为主,竞赛得奖为辅
3)目标1线半到2线民办初中,不去4大名校
发表于 2015-3-18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入围难道不奥了吗?
发表于 2015-3-18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与其从家长的角度给奥数降温,为啥不从根本解决?有民办,有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大家都想哄抢稀缺资源,于是乎奥数成为衡量的一个标准。这不能怪家长,怪就怪这个畸形的教育体系。当然,作为家长,也需冷静地给自己的孩子定位,奥数确实只适合少数孩子,这并不代表着智商高低,只和学习的方法及付出相关。
发表于 2015-4-17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是呀!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估计很多都是考考试试的心态,关键还是得看娃的自身素质!
发表于 2015-4-19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欢迎D老师和今年小升初的前辈们来印证一下,看今年形势,家长更焦虑了。
发表于 2015-6-8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虽然很有道理,但一切都只是美好的愿望,面对人多资源少的情况这种形式不会有多大改变。
发表于 2015-6-9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15-6-10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学习一下
发表于 2015-8-19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说的太好了,受益匪浅
发表于 2015-8-19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chuanjin 发表于 2015-3-13 11:59
你说的太对了,是政府不作为,北京可以做到的,上海居然一直做不到。

北京没有这些?
发表于 2015-8-19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与其花大时间学习一门不喜欢不擅长的功课,还不如学习一点感兴趣的课程,既事半功倍又不会虐心,我支持“奥数不是人人都能学的”观点,盲目跟风孩子才真正受罪。
发表于 2015-12-7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有能力就奥,发现娃不是这块料,就尽量全面点吧
发表于 2015-12-7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奥不奥要看孩子的具体情况,有能力就奥一下也不必花太多时间。无论如何,机会成本总要付出的。你做一件事情的同时,必定要放弃其他所有的事情。你不可能让孩子奥数的同时还在背英语单词。任何事情做到接近能力极限的时候付出的成本都会几何级数增加。值不值得家长自己要算清楚。
发表于 2016-2-19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开始求入围,入围想得奖,得小奖后还想大奖,哎,娃苦家长也苦
发表于 2016-2-20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这年头想淡定不容易,自己孩子看上去也不差,如果真是家长不努力导致不如别人家孩子,情何以堪?
发表于 2016-2-20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加拿大
楼主说的好,淡定回家鸡血
发表于 2016-3-4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谢谢老师,太感谢了
发表于 2016-3-4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发表于 2016-3-5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可是,D老师,今天的四年级决赛太难了,奥得失去了方向
发表于 2016-3-9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为大家的肺腑之言点赞,谢谢
发表于 2016-3-17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好文,说的很恳切
发表于 2016-3-23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老师说的好,但是要做到不焦虑,真是不容易!
发表于 2017-6-17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好帖 学习了
发表于 2017-7-7 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有道理。看到晚了!
发表于 2017-11-6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kylinwayne 发表于 2015-3-13 20:50
其实小学、初中国家要参与,民办小学、中学一学期提高到6万一10万一学期,其他公立就近入学、就近入中学 ...

公立老师大规模常态化轮换会带来公立校教育质量普遍下降的后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千帆网 ( 沪ICP备15002998号-1 )上海千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邮箱:admin@qianfanedu.cn 举报电话:54804512

GMT+8, 2024-6-14 21:09 , Processed in 0.097567 second(s), 1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