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发表于 2020-5-11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本帖最后由 gniwzero 于 2020-5-11 09:13 编辑

我在论坛发表的文章第一次阅读破万是这篇:

要么Xfufu,要么囡囡爸,上海鸡血环境下的英语可能没有中间路线

可耻的标题党啊!但是标题党流量就是高啊!

初心:

这个帖子是我内心对于原版流路线深深的不安全感的表达。

成文于2016年,那时候应试流是有清晰路径的,而原版流就很有限:盖老师一本书,论坛两三个帖子,隐约各处听到的原版娃大杀四方的传说,没了。

原版娃启蒙之后和学校课程怎么对接,不知道;原版娃所具备的语言能力能否转化成应试能力,不知道;原版娃的能力在小升初中能否发挥出来被认可,不知道;那些传说中大杀四方的原版娃是怎么变成那个样子的,不知道。

反正啥也不知道。这种情况下,焦虑和不安全感直接爆炸了。身边的人今天考个证,明天报个班,都在朋友圈和论坛帖子里面踏踏实实进步着,回头看看我家娃,天天开开心心抱着绘本看看看。

换谁都受不了啊。

不安全感爆棚有很多表达形式,比如明明自家娃提前进初章,一切顺顺利利的,结果同学报了个新概念,自己也没忍住跟风一起报了。也有我这样,写一篇博眼球的文章释放下压力的。

文章写出来就被骂惨了。现在想想的确如此啊,怎么可能没有没有中间路线?世界上哪有事情是绝对黑和白而没有灰色的?


多年后:

应试和原版的情况此消彼长。

应试流所依赖的幼升小/小升初路径彻底不存在。当年读新概念所针对的考试现在统统没有了。很多人还是习惯性的在读新概念,但是新概念在以后的升学中到底有什么用,反倒变成一件需要去厘清的事情。你问那些读新概念的父母为什么读,大部分答案都是前几届的父母都读的,或者是中考出题老师都是新概念思路。

我也不好说什么,反正读新概念的父母多想想多看看吧。

原版流的路径倒是越走越明晰了。我之前在论坛也写过路径文章,同时有更多的人把实践文章发出来。
最重要的变化,是高考的改革。

2018年上海高考做了一次改革,出题风格大幅趋近托福。语法不再作为一个显项考核,而是内含在各类其他题型中。只刷题和背语法已经无法很好应对这个版本的高考。改革当年,高考高分的定义从135+落到120+,当年考生和父母一片鬼哭狼嚎。

高考一改,下面各级考试也开始改,包括小升初。去年末代神秘考更是传出了考的好不好全看当场有多少个原版娃。上外160的面试也传出对原版娃的各类利好。

现在就只有中考和中招还没改,不过我相信也是早晚的事了。

你现在问我心定不定,那我会说定了一半。原版娃毕竟例子还是少,小初衔接,怎么应付中考,怎么应付还是会出现的语法题,我心里依然没谱。但是,借用盖老师文章中的一句话:脑中有理论,心中有目标,手中有资源,脚下有路线。不那么慌。


复盘:

初心基本坚持下来了。这么多年没有受到身边人的影响而去报过什么班。

不安全感如上文所说,那是常伴左右。抗住压力和焦虑,给小朋友一个顺畅的成长环境,大约是家长都应该干的事情。

这里特别需要说的是,原版不等于校内考试成绩靠前。这种期待和现实的落差是我花了一段时间去适应的。直到今天,家里小朋友也依然起起落落。有时候考个第一回来,有时候就在平均分上一点晃悠。

父母需要学会和这种不确定性共存。另外原版娃的小朋友对于自己的英文水平会高看一眼,所以考出来成绩不好他们心里也不好受。这时候父母反倒应该及时做好心理辅导。

至于是否有英语中间路线,那必然是有的。而且随着奥数耗时下降,两条道路都走的流派也出现了。我这里还是再多讲一句,两条路都走实在没有必要,选定一条路坚定不动摇走到底,才是最重要的。

文章中写到的囡囡爸很久不出现了,不知道他还好不好。他的文章是我刚到千帆来的时候少数的可参考文章,而且他的操作手册级别详细的攻略,也让我省了很多写文章的功夫。我有一阶段文章里最爱写的一句话是:出门左转找囡囡爸的文章。

Xfufu灯大也好久不见了。在某个千帆中考群里面还常见他发言。他也是影响了一代论坛的父母。

今天就聊到这里,下一篇换个话题,讲讲防治近视的那些事。
公众号:G大讲育儿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8 收起 理由
jinyu816 + 8 神马都是浮云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0-5-11 10:37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来论坛太晚,刚刚知道还有原版流和应试流的区分。
回头要仔细研读囡囡爸的文章
发表于 2020-5-11 10:50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写得真好,感谢
发表于 2020-5-11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已关注公众号,每天学习一点,希望自己能进步一点,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20-5-11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本帖最后由 iEVER 于 2020-5-11 13:19 编辑

有人把你这篇转给我看了。 不放下焦虑和攀比,走不了正确的原版流。这是我跟家长们强调了无数次的,正确的废话。

我一个人说的时候,她们不相信。以前还有人质疑我:原版娃学好的,除了你娃还有谁?

鸡飞蛋打搞不下去,帮她们调教好了,醒悟的人多了,慢慢地她们信了.....

 楼主| 发表于 2020-5-11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iEVER 发表于 2020-5-11 11:12
有人把你这篇转给我看了。 不放下焦虑和攀比,走不了正确的原版流。这是我跟家长们强调了无数次的,正确的 ...

是的,想想我们那时候真是难,啥也没有

现在好很多了,很多人开始相信我们
发表于 2020-5-11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本帖最后由 许一溪 于 2020-5-11 11:24 编辑

本来我是从app首页连进去读的,后来准备回复的时候发现这篇是贴在学前班的,好吧,按照我的理解,能够在学前版获得大家欢迎的文章大抵都应该是带着鸡汤和远方风格的。鸡娃已经很苦了,前路漫漫各种坑,怎么忍心再伤大家的一片初心。

这篇文章写得好,不是好在初心,也不是好在复盘,好就好在“没有把问题说透”,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什么说这篇文章其实没有把道理掰开了,揉碎了,说透了却又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呢?我从文本分析角度不惮以作者的思路“再复盘”一下:

1、已经身处小学中年级的家长G大对于学前选择“应试路线”的态度是:我也不好说什么,反正读新概念的父母多想想多看看吧。

2、因为这篇是写给学前版家长主要看的,主要是力证G大自己初心的正确,所以拿出来的证据是:原版流的路径倒是越走越明晰了。高考和小升初考风已改,中考和自招早晚也要改。

3、当然,鉴于还有很多已经升到小学和初中的家长会看到这篇文章,对于他们,这篇文章写到后面又把第一条坚定的立场往回拉了半步,这样说:(英语学习中的原版或应试)两条路都走实在没有必要,选定一条路坚定不动摇走到底,才是最重要的。

以上,希望有助于大家读懂!




发表于 2020-5-11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读原版的目标应该是学好英语,而不是应试。
 楼主| 发表于 2020-5-11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许一溪 发表于 2020-5-11 11:23
本来我是从app首页连进去读的,后来准备回复的时候发现这篇是贴在学前班的,好吧,按照我的理解,能够在学 ...

哈哈哈,现代文阅读一溪君是论坛扛霸子!有聪明人在真好

都对。

唯一一个小点和我写作初衷不同的是关于高考等考试改革对于原版的有利用来做初心正确的证据,这个真不敢。决定走原版路线是五年前,那时不敢想高考都会改。

后来高考的确改了,只能说是时机恰好。

我通常证明原版流路线走的对时主要讲小朋友英语学习不费力,兴趣高,家庭和睦三个点。
发表于 2020-5-11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两条腿走路,不选新概念,新概念太苦了。可以走剑桥体系的应试嘛,配合原版听读就双剑合璧了
 楼主| 发表于 2020-5-11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清霜白月 发表于 2020-5-11 11:34
两条腿走路,不选新概念,新概念太苦了。可以走剑桥体系的应试嘛,配合原版听读就双剑合璧了

这也是我比较推荐的一条路线,剑桥英语的体系挺好的

主力推动剑桥的学而思的教研也好

一般不走纯原版流的,我都首推剑桥+原版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20-5-11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安若 发表于 2020-5-11 11:27
读原版的目标应该是学好英语,而不是应试。

对,学好英语是最根本的出发点

好的K12英语学习应该是为此后的整个人生做好铺垫,而不是高考考完全部还给老师

发表于 2020-5-11 11:52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原版流通常还会被吐槽:这是体制外的学法,不适合体制内
 楼主| 发表于 2020-5-11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yzkj61P0mk 发表于 2020-5-11 11:52
原版流通常还会被吐槽:这是体制外的学法,不适合体制内

对的,我要说原版流,就会被问你们是不是打算走体制外,我回答我们准备高考,然后别人就很奇怪的看着我
发表于 2020-5-11 12:11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以中高考为起点(而非终点),尊重外语学习规律,适度融合原版学习材料的英语学习法,或将成为未来英语学习的主流
发表于 2020-5-11 12:21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弱弱的问一句,能看懂原版的娃为啥会不适应考试?有语感做语法题不是更容易吗?
 楼主| 发表于 2020-5-11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nono的麻麻 发表于 2020-5-11 12:21
弱弱的问一句,能看懂原版的娃为啥会不适应考试?有语感做语法题不是更容易吗?

这点江湖传说一般是三件事情:

1. 语法题有陷阱,原版娃靠语感会中招
2. 原版娃太浮躁,做题目不仔细
3. 你让老外来做中国的试卷,他们都拿不到满分

这三点我都有自己的反驳,但是娃还没到那个年纪,所以没底气

另外即使我的娃到那个年纪了证明这些观点是错的,也会被说这是你家的个案,没有普适意义

话都会被说完,所以我也就懒的反驳了
发表于 2020-5-11 12:27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本帖最后由 鸡路漫漫 于 2020-5-11 13:11 编辑

1、现在也不能说原版能转为成绩,19年能找到的状元访谈里,只看到一个女生提过原版两个字。楼主的小孩英语成绩暂时也是忽上忽下。拉联合王国的大学生来做高考题,考完说不难,但分数也只有120左右,比原版的话,高考英语满分的杨晨煜不可能比得上他吧?

2、高考是以全国各高中的教学水平为考试标准的,为大学输送有一定英语基础的能查外文资料的学生,再怎么改也不会脱离它们的教学范围,不要觉得选几篇原版的文章来考就是原版线优势。

3、别说中考高考,我家去体制外,离校不远,每天打仗一样才勉强挤出3个多小时的时间,1个小时给校内作业,1个小时给数学,1个半小时鸡英语,这是在放弃大语文把语文当成副科的前提下做到的,因为初中语文就转为HSK了,数学也尽量放过会卡时间的题。体制内初中高中不敢想还能抽出这么多时间。

4、身边有原版娃中考去了职校的例子,体制内讲究效率,原版太耗时间了,我还真不信盖的任务能在1小时内做完,别说牛9,就算牛7,一本听一遍读一遍,查几个单词,快半个小时过去了,壮壮的口音也是中式,小时候他其实也是在考证。而应试每天学1个小时,基本就能转化为成绩,现在度娘还能搜到几年前新概念为主就能三年级过cae的鸡娃文章。这么多年来的实践,应试线可以满足留学的要求。

5、感觉能搞原版的时间只能放在小学,高中除非是牛娃,不然应付课内的任务已经很紧了,初中看娃和取舍了,有偏科的要重兵投入补偏,不是想原版就有时间原版的。

6、不是看几本原版书或者用原版做主要资源就是原版线,两码事,原版线的最终目的是出英语思维,运用英语就和转换我们自家方言一样自如,但未必能在体制内考试中达到顶级,就像我们会说中文但语文考试还有很多小孩不及格一样道理。原版线是把英语当成一门语言,应试线是把英语当成一个科目,前者花的时间肯定是后者的倍数,如果花同样的时间,转化率目前来看后者胜,将来高考也不可能脱离全国高校教学内容来考,个人认为在有更多证据支持之前,原版线更适合体制外的娃。
发表于 2020-5-11 12:31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gniwzero 发表于 2020-05-11 11:35
这也是我比较推荐的一条路线,剑桥英语的体系挺好的

主力推动剑桥的学而思的教研也好

一般不走纯原版流的,我都首推剑桥+原版阅读

学家之前推HE体系的时候,说是新概念的优化。。。然而现在又开始重推新概念课程了,这是不得不向市场低头吗
发表于 2020-5-11 12:35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读原版书不排斥学新概念啊。Builds character.
发表于 2020-5-11 12:4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原版和新概念不冲突。认识惠灵顿的娃,也在学新概念。外教不会单独讲语法,还是需要新概念补充。这个娃数学也很超前,通识教育家里也自己在做。新概念不需要太多时间,对原版是补充。
发表于 2020-5-11 13:0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觉得楼主有一点没讲清,就是走原版路线成功的娃,对家长要求有多高,家长们都是什么水平,这才真正决定了娃的原版水平走多远,走多快。

所以应该说分二类家庭来讲,家长有能力教词汇和语法的,怎么学原版,家长没能力教词汇和语法的,又怎么学原版。
发表于 2020-5-11 13:1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金红小石 发表于 2020-05-11 13:09
我觉得楼主有一点没讲清,就是走原版路线成功的娃,对家长要求有多高,家长们都是什么水平,这才真正决定了娃的原版水平走多远,走多快。

所以应该说分二类家庭来讲,家长有能力教词汇和语法的,怎么学原版,家长没能力教词汇和语法的,又怎么学原版。

梯级安排的好,不需要家长教,看线路不同,也不一定要专门学语法,而是进入写作在写作中达成,词汇本来就不是原版线的问题。但还是那句,可能应付剑桥考级很好,应付国内考试未必能转化为成绩,新东方几个名师讲过,国内的英语考试要用理科思维去做……
发表于 2020-5-11 13:18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angel-707 发表于 2020-05-11 12:46
原版和新概念不冲突。认识惠灵顿的娃,也在学新概念。外教不会单独讲语法,还是需要新概念补充。这个娃数学也很超前,通识教育家里也自己在做。新概念不需要太多时间,对原版是补充。

其实你这段已经把另一类孩子的状况给写出来了,我改写一下:

新概念和原版不冲突。认识某公办小学的娃,也在用原版。中教不会单独讲原版,还是需要原版材料补充。这个娃数学也很超前,通识教育家里也自己在做。原版不需要太多时间,对新概念是补充。
发表于 2020-5-11 13:21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许一溪 发表于 2020-05-11 13:18
其实你这段已经把另一类孩子的状况给写出来了,我改写一下:

新概念和原版不冲突。认识某公办小学的娃,也在用原版。中教不会单独讲原版,还是需要原版材料补充。这个娃数学也很超前,通识教育家里也自己在做。原版不需要太多时间,对新概念是补充。

如果你这句话成立,这条应该不是纯原版线。
发表于 2020-5-11 13:2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鸡路漫漫 发表于 2020-05-11 13:16
梯级安排的好,不需要家长教,看线路不同,也不一定要专门学语法,而是进入写作在写作中达成,词汇本来就不是原版线的问题。但还是那句,可能应付剑桥考级很好,应付国内考试未必能转化为成绩,新东方几个名师讲过,国内的英语考试要用理科思维去做……

第一句,梯级安排就是问题。怎么安排,看什么书,不就是家长推荐计划和选择的吗?小朋友只有上了正规才会自行选择,不是这么轻飘飘的说不用家长的。否则G大为什么要费这么多力去搞背单词?
这样轻松的背后是有家长举重若轻的无数精力投入的
发表于 2020-5-11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本帖最后由 许一溪 于 2020-5-11 13:31 编辑
鸡路漫漫 发表于 2020-5-11 13:21
如果你这句话成立,这条应该不是纯原版线。

我刚准备回你前面那条长的,没事回这个也一样。如果你定义的原版线是:

原版线的最终目的是出英语思维,运用英语就和转换我们自家方言一样自如。

我必须要承认,如果按照你定义的原版线培养出来的娃,在英语思维上,应试娃很难超,甚至可以说根本不可能超。但如果按照G大之前一篇文章的标题《英语的尽头,是历史和哲学》,这如果算是他原版路线的重要目标。我觉得这样的原版路线,应试娃还是可以凭借对历史和哲学类翻译作品的大量阅读,来接近,甚至超过原版娃对英语的认知。

这就回到你前面一大段回复中一个重要的点,到底是为什么服务的。为体制外服务的,就需要你所说的“英语思维”。而立足于高考的英语学习,这种思维不说有害,可能对于应试是不太占优势的。等于就是让娃分裂成两种人,当然如果娃是双子,能够切换自如,就另当别论了。

我越来越觉得原版与应试之争就类似于武功里面的内家功夫和外家功夫之间的差别。乔峰、洪七公的外家功夫到了顶级高手的段位,可以做到天下无敌手。王重阳到全真七子,是内家功夫不行嘛?显然是学的人不一样。因此,拳有南北,国没有南北。学法有差异,英文还是那个英文啊。最后,大部分孩子学英文其实就是为了打过十八铜人阵,完成阶段性考试,取得让自己满意的成绩而已。并不是所有人都要上华山论剑的啊!

发表于 2020-5-11 13:32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呃,包妈家的娃貌似原版和应试就结合的不错呀。
发表于 2020-5-11 13:35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剑桥体系也很好。买了很多书,给娃选择,哈哈,反正书比耽误的时间和机会便宜。
发表于 2020-5-11 13:3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许一溪 发表于 2020-05-11 13:30
本帖最后由 许一溪 于 2020-5-11 13:31 编辑


我刚准备回你前面那条长的,没事回这个也一样。如果你定义的原版线是:

原版线的最终目的是出英语思维,运用英语就和转换我们自家方言一样自如。

我必须要承认,如果按照你定义的原版线培养出来的娃,在英语思维上,应试娃很难超,甚至可以说根本不可能超。但如果按照G大之前一篇文章的标题《英语的尽头,是历史和哲学》,这如果算是他原版路线的重要目标。我觉得这样的原版路线,应试娃还是可以凭借对历史和哲学类翻译作品的大量阅读,来接近,甚至超过原版娃对英语的认知。

这就回到你前面一大段回复中一个重要的点,到底是为什么服务的。为体制外服务的,就需要你所说的“英语思维”。而立足于高考的英语学习,这种思维不说有害,可能对于应试是不太占优势的。等于就是让娃分裂成两种人,当然如果娃是双子,能够切换自如,就另当别论了。

我越来越觉得原版与应试之争就类似于武功里面的内家功夫和外家功夫之间的差别。乔峰、洪七公的外家功夫到了顶级高手的段位,可以做到天下无敌手。王重阳到全真七子,是内家功夫不行嘛?显然是学的人不一样。因此,拳有南北,国没有南北。学法有差异,英文还是那个英文啊。最后,大部分孩子学英文其实就是为了打过十八铜人阵,完成阶段性考试,取得让自己满意的成绩而已。并不是所有人都要上华山论剑的啊!

我还想到气宗剑宗呢,不是二选一啊。
发表于 2020-5-11 13:38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英语思维就不知道了。什么是汉语思维?
发表于 2020-5-11 13:45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本帖最后由 鸡路漫漫 于 2020-5-11 14:09 编辑
金红小石 发表于 2020-05-11 13:29
第一句,梯级安排就是问题。怎么安排,看什么书,不就是家长推荐计划和选择的吗?小朋友只有上了正规才会自行选择,不是这么轻飘飘的说不用家长的。否则G大为什么要费这么多力去搞背单词?
这样轻松的背后是有家长举重若轻的无数精力投入的

你先看看你的贴,有能力教语法词汇和没能力教的,这和你现在说的安排规划是两码事!家长要做好舵手,当然要花无数的时间和精力下去才行!我初期每天最少花3、4个小时在学习理论、做规划和总结反思上,但这和家长的英语水平并没有太多的关系,高中毕业就能满足要求了。G大为什么花这么多时间去搞单词我不知道,我用欧路,欧路自带背单词,现在也单独分开了背单词app,里面的词库也可以转为anki,但欧路用的算法和anki没什么差别啊,好像代数还高点?也可以编辑笔记并优先显示,词典就不用说了,anki没法做到的,我自己没感觉纯原版线的娃有单词问题,看那么多原版,多数单词都是在阅读中会的,不是背会的……

我在欧路里装的词典,也可以在欧路里随时转去7、8个在线词典里找没有的单词,还有欧路词典的背单词界面,所有的词典都可以在背单词的时候看答案的时候选择显示和查阅,也可以同步显示美剧里的例句和原剧发音,还有多种方式的背单词,感觉比anki丰富和方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发表于 2020-5-11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果然每个涉及原版和应试的帖子,讨论都异常激烈啊。:lol
可能正因为没有绝对的权威答案,各家更容易畅所欲言吧。
站队中间路线,期待n年后,各种路线成长起来的娃仗剑江湖~~
发表于 2020-5-11 13:5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词汇完全可以自学。语法最大的挑战是小龄儿童逻辑思维有限,但是做做练习没问题。不要用家长做借口。
发表于 2020-5-11 14:34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正是因为有不同阶段的家长和小朋友,所以才有在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修正,甚至不断试错的家长和小朋友。
阅读是初心,语法和词汇是基础构架,都是要学的,不存在不学,也应该不存在小朋友自学。
不需要和我battle ,讨论问题需要的是客观和理性。
发表于 2020-5-11 14:50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来支持一下楼主,当初从楼主的帖子里拿了很多原版书音频,答谢一下。
娃误打误撞从看动画片开始入了原版,读了很多原版书,语法就是按照学校里的进度来。民办小学,朗文教材,从未参加校外培训。英语一直保持年级前列,获奖很多。三年级裸考三笔优秀四口合格,全能五星高分一等奖。三下过基口,同样没有报班,基口的书挑着做了些。四年级暑假做了上海高考英语卷,一个小时时间不做检查,除掉作文可以拿112分。
其实不需要争论,喜欢什么路线那就坚持什么路线。无非是原版会让后面的英语学习轻松一点,不需要花那么多时间。原版的好处是什么?随便给本英文书,可以读的下去,写个文章,会比较轻松,也比较地道。单词积累,多看书自然而然就多了。口语这块可以跟人无障碍交流。
这个时代学个外语如果还只着眼于考试,未免有点太浪费时间了。不过有些好只能自己体会到。
 楼主| 发表于 2020-5-11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金红小石 发表于 2020-5-11 13:29
第一句,梯级安排就是问题。怎么安排,看什么书,不就是家长推荐计划和选择的吗?小朋友只有上了正规才会 ...

这样轻松的背后是有家长举重若轻的无数精力投入的

这个举重若轻用得特别好!
 楼主| 发表于 2020-5-11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小Elaine妈咪 发表于 2020-5-11 13:49
果然每个涉及原版和应试的帖子,讨论都异常激烈啊。
可能正因为没有绝对的权威答案,各家更容易畅 ...

仗剑江湖这个好形象,立刻有画面了
发表于 2020-5-11 15:15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本帖最后由 鸡路漫漫 于 2020-5-11 15:20 编辑
许一溪 发表于 2020-05-11 13:30
本帖最后由 许一溪 于 2020-5-11 13:31 编辑


我刚准备回你前面那条长的,没事回这个也一样。如果你定义的原版线是:

原版线的最终目的是出英语思维,运用英语就和转换我们自家方言一样自如。

我必须要承认,如果按照你定义的原版线培养出来的娃,在英语思维上,应试娃很难超,甚至可以说根本不可能超。但如果按照G大之前一篇文章的标题《英语的尽头,是历史和哲学》,这如果算是他原版路线的重要目标。我觉得这样的原版路线,应试娃还是可以凭借对历史和哲学类翻译作品的大量阅读,来接近,甚至超过原版娃对英语的认知。

这就回到你前面一大段回复中一个重要的点,到底是为什么服务的。为体制外服务的,就需要你所说的“英语思维”。而立足于高考的英语学习,这种思维不说有害,可能对于应试是不太占优势的。等于就是让娃分裂成两种人,当然如果娃是双子,能够切换自如,就另当别论了。

我越来越觉得原版与应试之争就类似于武功里面的内家功夫和外家功夫之间的差别。乔峰、洪七公的外家功夫到了顶级高手的段位,可以做到天下无敌手。王重阳到全真七子,是内家功夫不行嘛?显然是学的人不一样。因此,拳有南北,国没有南北。学法有差异,英文还是那个英文啊。最后,大部分孩子学英文其实就是为了打过十八铜人阵,完成阶段性考试,取得让自己满意的成绩而已。并不是所有人都要上华山论剑的啊!


目标不同,方法不同,投入时间不同,纯原版线讲的是浸泡,在没有大环境的情况下创造小环境,才能有可能达成英语思维,那必然要花费海量的时间才算得上浸,体制外校内接触英语的时间比体制内也是以倍来算的,即便这样也不能百分百保证能出英语思维。如果应试,新概念几,前多少课,已经可以解决那个程度的考试问题,清清楚楚,或者其他教材,比如剑桥国际少儿,wte等等,有大牛精炼编排,可能学几课的收获就比读几级分级大,如果辅以一些原版读物,就像语文国家推荐的课外阅读书本或者医院的中西结合,那样会更切合体制内。当然有没有效不知道,班里后10%娃读几本牛津树考试就能超过前10%不看原版的娃?也不知道。你说得对,90%的小孩毕业后都用不上英语,国内大学体制内学的英语也够用了,那么在时间紧张要讲究投入兵力分配的前提下,多数父母必定要考虑英语只是一个科目而不是一个必须要掌握的生活技能,就算有时间也会投入到语数上,对多数牛娃来说,他们的学习能力可以轻松应对体制内英语的考试,而数学一条难点的题就能卡半小时甚至几天。
 楼主| 发表于 2020-5-11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robinbu 发表于 2020-5-11 14:50
来支持一下楼主,当初从楼主的帖子里拿了很多原版书音频,答谢一下。
娃误打误撞从看动画片开始入了原版, ...

多谢告知,娃真棒

特别喜欢你最后一句话:“有些好只能自己体会到。”

其实把原版流放到应付考试,是一种严重的“矮化”。但是你在体制内,又不得不考虑考试的事情。

那些只能自己体会到的好处,你说出来别人理解不了,所以就只能在大家都能理解的标准上讨论。

这种感觉有一点削足适履。
发表于 2020-5-11 15:3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robinbu 发表于 2020-05-11 14:50
来支持一下楼主,当初从楼主的帖子里拿了很多原版书音频,答谢一下。
娃误打误撞从看动画片开始入了原版,读了很多原版书,语法就是按照学校里的进度来。民办小学,朗文教材,从未参加校外培训。英语一直保持年级前列,获奖很多。三年级裸考三笔优秀四口合格,全能五星高分一等奖。三下过基口,同样没有报班,基口的书挑着做了些。四年级暑假做了上海高考英语卷,一个小时时间不做检查,除掉作文可以拿112分。
其实不需要争论,喜欢什么路线那就坚持什么路线。无非是原版会让后面的英语学习轻松一点,不需要花那么多时间。原版的好处是什么?随便给本英文书,可以读的下去,写个文章,会比较轻松,也比较地道。单词积累,多看书自然而然就多了。口语这块可以跟人无障碍交流。
这个时代学个外语如果还只着眼于考试,未免有点太浪费时间了。不过有些好只能自己体会到。

有感于“这个时代学个外语如果还只着眼于考试,未免有点太浪费时间了。”,这句话说得真好
发表于 2020-5-11 16:01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本帖最后由 鸡路漫漫 于 2020-5-11 16:04 编辑
金红小石 发表于 2020-05-11 14:34
正是因为有不同阶段的家长和小朋友,所以才有在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修正,甚至不断试错的家长和小朋友。
阅读是初心,语法和词汇是基础构架,都是要学的,不存在不学,也应该不存在小朋友自学。
不需要和我battle ,讨论问题需要的是客观和理性。


或许你对纯原版了解不多。就像语文一样,是可以做到不用专门去学的。在大学前听力词汇至少领先两级,绝大多数词汇脑里面已经有,只是转化的问题而不是从未知到知要学的问题,到了一定程度做做词书就行了,语法多数在口语、泛读和精读中已经解决,在写作中缺啥补啥就够了。
发表于 2020-5-11 16:28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鸡路漫漫 发表于 2020-05-11 16:01
本帖最后由 鸡路漫漫 于 2020-5-11 16:04 编辑



或许你对纯原版了解不多。就像语文一样,是可以做到不用专门去学的。在大学前听力词汇至少领先两级,绝大多数词汇脑里面已经有,只是转化的问题而不是从未知到知要学的问题,到了一定程度做做词书就行了,语法多数在口语、泛读和精读中已经解决,在写作中缺啥补啥就够了。

这个原版的“定义”源自哪里?
发表于 2020-5-11 16:41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chrispeng 发表于 2020-05-11 16:28
这个原版的“定义”源自哪里?

肯定不会源自这里。
发表于 2020-5-12 06:4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发表于 2020-5-12 11:22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看了一下,也许每个家长要考虑性价比的问题吧,投入的时间,金钱,是转化为考试分数更合算,还是转化为有英语思维(但不一定分数更好)更合算。
发表于 2020-5-12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也来支持一下楼主,当初一年级时通过楼主及诸多大V影响,走上了原版和新概念并行的路线,目前中章探索中。
发表于 2020-5-12 18:47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20-5-12 20:54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gniwzero 发表于 2020-05-11 11:35
这也是我比较推荐的一条路线,剑桥英语的体系挺好的

主力推动剑桥的学而思的教研也好

一般不走纯原版流的,我都首推剑桥+原版阅读

对于中文环境的家庭来说,走纯原版流确实费很大的时间精力不容易的,还是剑桥加阅读好
发表于 2020-5-13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gniwzero 发表于 2020-5-11 11:35
这也是我比较推荐的一条路线,剑桥英语的体系挺好的

主力推动剑桥的学而思的教研也好

看到这层我放心了。。。我们就是剑桥+原版阅读。。。感觉跟着剑桥走,速度适中,家长轻松不少。纯原版我像热锅上的蚂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千帆网 ( 沪ICP备15002998号-1 )上海千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邮箱:admin@qianfanedu.cn 举报电话:54804512

GMT+8, 2024-6-14 18:24 , Processed in 0.107413 second(s), 1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