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ivy的花

[小学数学] 不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12 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焦虑的高血压 发表于 2019-7-12 06:49
因为大量反对早鸡的人发声,所以国家重视了这一情况,制定了新政。按理说应该大多数人拍手称快啊,但为什么 ...

看看你的ID ,暴露了一点点秘密
发表于 2019-7-12 07:4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iEVER 发表于 2019-07-12 07:31
看看你的ID ,暴露了一点点秘密

已经高血压了,再这样下去要脑溢血了
发表于 2019-7-12 08:04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另外一个帖子说过,现在最不甘心的,就是伪学霸的父母。他们小班开始抢跑,自认为对学了些就该比别人厉害,不甘心还没上岸又要重新开始
发表于 2019-7-12 08:24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焦虑的高血压 发表于 2019-07-12 06:49
因为大量反对早鸡的人发声,所以国家重视了这一情况,制定了新政。按理说应该大多数人拍手称快啊,但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比以前更焦虑不安呢?我也就这个问题谈一谈,早鸡到底好不好。早鸡对一个人的学识提升有大帮助,但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对他学习管理能力的帮助。从小鸡血的孩子认为多努力就有大收获,所以对课外辅导不抵触,如果有强烈抵触的是家长安排不恰当,很多孩子不让他学习还不乐意呢。就像之前有人说什么安排7-8个培训班,孩子厌学,这不是正常的情绪吗,让你上完一天班还要再加班7/8个小时,难道你不抵触上班这件事?所以鸡娃很正确是你的安排出了问题,导致小孩子有抵触情绪,但不能用早鸡娃不好来做借口。第二,原本鸡娃后通过择校进到心仪的学校,班里的同学大多数都是同样鸡娃进的,所以可以说大家基本都有相同的理念,都能为好好学习一起努力,同学们觉得去培训班学习并不苦,还是相当时髦的,大家攀比的是你放学去什么培训班,在良好的氛围中,形成你追我赶暗暗较劲的好的态势。家长们对鸡娃也有较统一的看法,因此不太会对学校布置的作业量有太多的怨言,在一定程度内接受度很高。但如果通过摇号以后把鸡娃的和不鸡娃的两种理念的人放在一起学习,而且不鸡娃的更多的话,多数孩子因为趋同心里会自然觉得上培训班太苦,学校多布置一点作业就喜欢举报,在这种理念不合的氛围中,我不认为可以愉快的自鸡,除非相当有定力的孩子。因此本来通过鸡娃可以在中上层做普通牛蛙的孩子有可能以后只能做一名中下层的普通的孩子了。以上是我的一点点看法,理念不同很难道相同,如有不同意见可以提出,但如果要骂人的请绕道,我只接受理念相同的人的指正。

见解很有意思
发表于 2019-7-12 08:25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iEVER 发表于 2019-07-11 22:09
悬梁刺股的人,有的已经讨了老婆的,不是幼儿

大多数是家里穷,没书念。没有培训班的,要是报7、8个培训班,估计也会厌学

我小时候没有上过培训班,家里没有书看,就一点点暑假作业都舍不得做,留到开学再做,要是我5个培训班,估计也厌学。

舍不得做,笑死了
发表于 2019-7-12 10:10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孔子说要因材施教,要做到非常不容易。现在都是多报班,急功近利、简单粗暴。
发表于 2019-7-12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国家出政将教育资源公平化没毛病啊
现政是有钱的上好学校,
没钱的上差学校
难道不是这样吗
发表于 2019-7-12 12:50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你懂的,上面都懂,上面懂的,你不懂。
发表于 2019-7-12 13:08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嗯嗯有道理,其实各自管好自家儿,别人家娃怎么样和你没关系,争来争去的都吃饱撑着了
发表于 2019-7-12 20:40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孔子咋说的,这些文人墨客怎么做的我不知道真假。但是,用历史上的故事来做提前鸡娃的理由情商太差。

语言和阅读即使现在,也没人说不应该从小抓起。很小的时候让娃看看书,培养语言能力这样的培养是正道。

可是,有些家长,从小就要奥数,奥数是王道。还要计算机编程,还要围棋开拓思路,还要乐高还要艺术再加上舞蹈加运动。统统提早鸡,不按学习内容确定启蒙的学习时间就是在害孩子。

成功人士的最大特点不是努力,是专注,专注的做一件自己有天赋又喜欢做的事,才会做的比别人好,而不是什么都学。

现代家长不去找到孩子的特长,不学大文豪们的专注,而学凿壁偷光、悬梁刺骨,那就是东施效颦。况且,历史有哪个朝代一半的娃都在凿壁偷光的?

观点可以不同,争论不是目的,但是孩子的人生只有一次,不要因为家长的偏见固执害了孩子。如果都可以放慢脚步,冷静想想别人观点中是否也有合理的建议,就足够了。至于观点,我可以马上认输,我错了,你说的对。



发表于 2019-7-12 22:18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焦虑的高血压 发表于 2019-07-12 06:49
因为大量反对早鸡的人发声,所以国家重视了这一情况,制定了新政。按理说应该大多数人拍手称快啊,但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比以前更焦虑不安呢?我也就这个问题谈一谈,早鸡到底好不好。早鸡对一个人的学识提升有大帮助,但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对他学习管理能力的帮助。从小鸡血的孩子认为多努力就有大收获,所以对课外辅导不抵触,如果有强烈抵触的是家长安排不恰当,很多孩子不让他学习还不乐意呢。就像之前有人说什么安排7-8个培训班,孩子厌学,这不是正常的情绪吗,让你上完一天班还要再加班7/8个小时,难道你不抵触上班这件事?所以鸡娃很正确是你的安排出了问题,导致小孩子有抵触情绪,但不能用早鸡娃不好来做借口。第二,原本鸡娃后通过择校进到心仪的学校,班里的同学大多数都是同样鸡娃进的,所以可以说大家基本都有相同的理念,都能为好好学习一起努力,同学们觉得去培训班学习并不苦,还是相当时髦的,大家攀比的是你放学去什么培训班,在良好的氛围中,形成你追我赶暗暗较劲的好的态势。家长们对鸡娃也有较统一的看法,因此不太会对学校布置的作业量有太多的怨言,在一定程度内接受度很高。但如果通过摇号以后把鸡娃的和不鸡娃的两种理念的人放在一起学习,而且不鸡娃的更多的话,多数孩子因为趋同心里会自然觉得上培训班太苦,学校多布置一点作业就喜欢举报,在这种理念不合的氛围中,我不认为可以愉快的自鸡,除非相当有定力的孩子。因此本来通过鸡娃可以在中上层做普通牛蛙的孩子有可能以后只能做一名中下层的普通的孩子了。以上是我的一点点看法,理念不同很难道相同,如有不同意见可以提出,但如果要骂人的请绕道,我只接受理念相同的人的指正。

现在996不就是这样吗?也没看国家按照劳动法处理BAT呀!
发表于 2019-7-12 22:22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望江南 发表于 2019-07-12 20:40
孔子咋说的,这些文人墨客怎么做的我不知道真假。但是,用历史上的故事来做提前鸡娃的理由情商太差。

语言和阅读即使现在,也没人说不应该从小抓起。很小的时候让娃看看书,培养语言能力这样的培养是正道。

可是,有些家长,从小就要奥数,奥数是王道。还要计算机编程,还要围棋开拓思路,还要乐高还要艺术再加上舞蹈加运动。统统提早鸡,不按学习内容确定启蒙的学习时间就是在害孩子。

成功人士的最大特点不是努力,是专注,专注的做一件自己有天赋又喜欢做的事,才会做的比别人好,而不是什么都学。

现代家长不去找到孩子的特长,不学大文豪们的专注,而学凿壁偷光、悬梁刺骨,那就是东施效颦。况且,历史有哪个朝代一半的娃都在凿壁偷光的?

观点可以不同,争论不是目的,但是孩子的人生只有一次,不要因为家长的偏见固执害了孩子。如果都可以放慢脚步,冷静想想别人观点中是否也有合理的建议,就足够了。至于观点,我可以马上认输,我错了,你说的对。

请问,一半的娃都在凿壁偷光的说法你是怎么得出来的?
发表于 2019-7-12 22:24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其实郭嘉出手这一招,是为了拉高生育率,老龄化严重啊,快没劳动力了啊
发表于 2019-7-12 22:33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女儿说她是为了我读书,我说读书是为了你自己,那些伟人哪个不是从小就勤奋读书,看看李白、初唐四杰、达芬奇、高斯小王子。她说他们喜欢读书,觉得读书是种乐趣,能从中吸取知识还能解决问题。
发表于 2019-7-12 22:37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小咪头 发表于 2019-07-12 00:07
为啥上中最好的两个班90%是男生呢

因为主要看理科吧
发表于 2019-7-12 22:4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老好人 发表于 2019-07-12 22:22
请问,一半的娃都在凿壁偷光的说法你是怎么得出来的?

你是家长的话,问问孩子同学中除了义务教育规定的学习时间外,有几个一门课外课都不学的。有几个天黑了就不学习的小学生。那是有电呀,没电没蜡烛,不得偷光去?
发表于 2019-7-12 22:54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赞同楼主……
发表于 2019-7-12 22:55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所以,性别差异带来了各自的优势和弱势啊
发表于 2019-7-12 23:10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malicem 发表于 2019-07-12 22:24
其实郭嘉出手这一招,是为了拉高生育率,老龄化严重啊,快没劳动力了啊

韭菜不够了。但依然有人表示做韭菜而不得
发表于 2019-7-12 23:11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iEVER 发表于 2019-07-11 22:45
其实,工资高一点的,家里条件好一点,对国家税收多作贡献的人,是不是有权多享受资源?这点,也值得讨论。毕竟教育是国家贴补的。

另外,晚开窍的孩子,是不是也需要一些机会,特别是男生到初二才开窍的,甚至到高中的,很多来不及了。后发的男生没有机会深造,女生学业有成后,很多回归家庭。长此以往,这个国家就堪忧了。

公平,真的要看从哪个角度去看的。不是天平动一下,就不公平了。

当然不会有十全十美的政策,总有人不开心的。

两点,一个说男生开窍晚的,到初中才开窍的,这种说辞,也都是小概率事件,优秀的人大多还是从小就优秀的
另一个,女生学业有成后回归家庭,以后国家就毁了,这更是笑话,我觉得这应该更是国家之幸啊,家庭教育从来都是很重要的一环,妈妈学识渊博,孩子也能更多的从中受益
现在为什么鸡血风气盛行,还是因为我们这代比起我们父辈来说,受到的教育更多,更知道教育的重要性
发表于 2019-7-12 23:30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如果自己要学,学得再多不觉苦,如果是别人强加,再少也觉得累,lz说例子只能说明激发娃内在学习动力的重要性,而不是鸡娃的必要性,如果想鸡娃关起门来自己鸡,何必一定要别人认同你和你一样呢?
发表于 2019-7-12 23:4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9-7-12 23:47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没什么好争的嘛
发表于 2019-7-13 00:04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这些古人例子的共性是,都是小孩自己想办法鸡自己,本就是卓越的小孩,都是自主学习,自控能力超强的人。现在说的是父母好面子拼资源,鸡小孩。好比老妈来凿个洞,逼小孩借光读书,哪知大多小孩没这个天份。有的也逼出来高考分,就像清北出来平庸的人,大有人在。
发表于 2019-7-13 00:15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添油加醋 发表于 2019-07-11 23:03
说到底还是对自己和对自己娃认知不足造成的。能做到”放下”的不容易

说的对,要对自己有清晰的定位
发表于 2019-7-13 00:24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你举的这些例子哪位同学的鸡血和父母有关?你没有弄清本质,这些人成才是天赋使然,而努力来源于天赋的自然驱动力。
发表于 2019-7-13 00:3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电视节目不好看 发表于 2019-07-12 07:12
本质上提前鸡是对自己对孩子没有信心的表现。

什么是提前鸡?
发表于 2019-7-13 01:50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有个普通人直播,有人骂,有人起哄,有人点赞,有人送礼物,一个现象罢了。热闹人论热闹事,知足常乐呀。
发表于 2019-7-13 01:54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古人那时候不是单纯的刻苦,没手机实在无聊。时代不同无法借鉴呐
发表于 2019-7-13 02:34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后发的男生怎么就不能深造了?虽然大部分学霸是从小就优秀,但到初高中再发力拔尖考上好大学的也不在少数,就算进了一般大学,也可以再考名校研究生。
能不能深造,关键看个人的能力和意愿,退一万步讲,就算女生把进初高中名校的机会“让“给后发男生,他(们)也未必就能考进一流大学。
至于“很多“婚后回归家庭的女性,前提条件必然是家庭经济条件允许且认为女性照顾家庭教育孩子比工作给家庭带来的收益更大。虽然学业有成的女性回归家庭,是有点可惜十多年寒窗苦读,但她们的学识和三观,对娃的影响深远。她们也不全然是无头脑依附老公,自己做点副业或学习新技能(比如你说你身边朋友养花草做蛋糕)的也很多。
归根到底,机会是自己争取的,不是靠“让“的。不管现状是否如意,每个人始终有在限定范围内选择自己做法的权力,找到合适的出路。

发表于 2019-7-13 03:57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jtfengminjie 发表于 2019-07-12 10:10
孔子说要因材施教,要做到非常不容易。现在都是多报班,急功近利、简单粗暴。

我相信儿童心理学家的围绕孩子发展规律来因材施教,不会是白研究的,现在很多家长的简单粗暴最关键还是自己心态问题
发表于 2019-7-13 05:23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小小白小白白 发表于 2019-07-12 23:11
两点,一个说男生开窍晚的,到初中才开窍的,这种说辞,也都是小概率事件,优秀的人大多还是从小就优秀的
另一个,女生学业有成后回归家庭,以后国家就毁了,这更是笑话,我觉得这应该更是国家之幸啊,家庭教育从来都是很重要的一环,妈妈学识渊博,孩子也能更多的从中受益
现在为什么鸡血风气盛行,还是因为我们这代比起我们父辈来说,受到的教育更多,更知道教育的重要性

这个还真不一定,历史上大器晚成的例子太多,而且很多都是成为改变国家乃至世界之人,国家制定政策的站位比我们高,很多人喜欢站在自己角度看待问题,是很片面的,国家要解决的是教育功利化的问题,现在不是说鸡血不好,而是说鸡血的低龄化的不好,因为这是对儿童的声音健康成长不利的,中国教育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幼儿太鸡血,但是大学生太佛系,真正应该努力读书的时候却放飞自我了
发表于 2019-7-13 05:34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一句话,孩子爱学,家长不能耽误他,就算国家想…
发表于 2019-7-13 06:15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如果对话不那么呛,其实是个很好讨论的内容
发表于 2019-7-13 06:25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鸡血本就是一个模糊概念,当被加以限制性范围定义时,就会偏离辩论的方向。最后变成鸡同鸭讲,一些论据好像很有道理,其实和主题没关系。
发表于 2019-7-13 06:44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且不谈这些历史故事的真伪,毕竟有文字记载的成功人士在历史长河中只是沧海一粟,大部分人不出意外,只是平常路人,这些故事作为议论文论据就可以了,不用太当真。
发表于 2019-7-13 06:51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xin_zheng 发表于 2019-07-13 06:44
且不谈这些历史故事的真伪,毕竟有文字记载的成功人士在历史长河中只是沧海一粟,大部分人不出意外,只是平常路人,这些故事作为议论文论据就可以了,不用太当真。

同意楼上的
发表于 2019-7-13 06:57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1.任何雞,都是要建立在兒童身心健康上。
2.內心的自我驅動力此家長的逼迫更重要。
3.家長雞,可以理解,給自己買一個心理安慰,我對娃,因為除用錢給娃雞找培訓班雞,實在沒有能力雞娃,因為現在的做題的套路和我們那時不同了。
4.距離我們千年的學霸們,學得相對單一,我們的孩子學個英語就要有七七八八的班。時代背景不同,沒有什麼好比較的,看了樓主舉的例子,古人也是驅動力才引發了積極學習的心。
5.孩子的智商和父母的基因還是很重要的,要看準了才雞。
6.總結,雞娃要得當,心理要健康。萬一雞不出,用錢買心安。
7.最後,不要期待娃將來有什麼大成就。想想你自己呢?娃要求你把自己雞成什麼樣了嗎?我們要孩子的最終目的,不外乎是他們能自給自足,年老時,他還能和我們保持一種很好的親子關係,當我們是老小孩的時候,他能像當初我們哄他一樣的一半哄我們。
发表于 2019-7-13 07:2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malicem 发表于 2019-07-12 22:24
其实郭嘉出手这一招,是为了拉高生育率,老龄化严重啊,快没劳动力了啊

说到点子上了,不鸡娃干嘛呢,生二胎呗。反正丢学校说不定还能摇到名校呢,没竞争就没压力,没压力就没动力
发表于 2019-7-13 07:41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电视节目不好看 发表于 2019-07-12 07:12
本质上提前鸡是对自己对孩子没有信心的表现。

呵呵,很有道理自然生长确实是对自己基因有强大的信心。
发表于 2019-7-13 07:42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挺自负的,谁的意见都不听,心理专家,教育方面的书等,反正跟楼主意见相反的都听不进去。牛的很
发表于 2019-7-13 07:48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iEVER 发表于 2019-07-11 22:45
其实,工资高一点的,家里条件好一点,对国家税收多作贡献的人,是不是有权多享受资源?这点,也值得讨论。毕竟教育是国家贴补的。

另外,晚开窍的孩子,是不是也需要一些机会,特别是男生到初二才开窍的,甚至到高中的,很多来不及了。后发的男生没有机会深造,女生学业有成后,很多回归家庭。长此以往,这个国家就堪忧了。

公平,真的要看从哪个角度去看的。不是天平动一下,就不公平了。

当然不会有十全十美的政策,总有人不开心的。

既然没机会深造,还叫什么后发?只有开不了窍,哪有什么晚开窍啊!
发表于 2019-7-13 07:54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ivy的花 发表于 2019-07-11 22:36
我为啥要听心理学家的建议啊 看看孔子也没有神经啊 神童都是神经病的话说给上实校长听听吧 我不吃这一套,因为我娃就是普通人但是他有选择何时学习的权利

这位楼主心志真高,总是将圣人、名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孩子,你家孩子真可怜!请问你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时代,工作时期都是杰出人物吗?如果你自己都是一个普通的平凡人,为什么如此要求你的孩子?
 楼主| 发表于 2019-7-13 08:0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本帖最后由 ivy的花 于 2022-7-28 15:28 编辑
小小白小白白 发表于 2019-07-12 23:11
两点,一个说男生开窍晚的,到初中才开窍的,这种说辞,也都是小概率事件,优秀的人大多还是从小就优秀的
另一个,女生学业有成后回归家庭,以后国家就毁了,这更是笑话,我觉得这应该更是国家之幸啊,家庭教育从来都是很重要的一环,妈妈学识渊博,孩子也能更多的从中受益
现在为什么鸡血风气盛行,还是因为我们这代比起我们父辈来说,受到的教育更多,更知道教育的重要性

真正的学霸是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探索知识的快乐。
发表于 2019-7-13 09:22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iEVER 发表于 2019-07-11 22:45
其实,工资高一点的,家里条件好一点,对国家税收多作贡献的人,是不是有权多享受资源?这点,也值得讨论。毕竟教育是国家贴补的。

另外,晚开窍的孩子,是不是也需要一些机会,特别是男生到初二才开窍的,甚至到高中的,很多来不及了。后发的男生没有机会深造,女生学业有成后,很多回归家庭。长此以往,这个国家就堪忧了。

公平,真的要看从哪个角度去看的。不是天平动一下,就不公平了。

当然不会有十全十美的政策,总有人不开心的。

我家也是男娃,也是开窍晚,懒惰,四年级以后开始逐渐步入正轨。我们课外的学习从幼儿园开始也没有间断过,小的时候收效不大,越大收效越明显,合理排班,紧跟学习成果却很重要。我们在外学的东西并不是很多,以娃能接受消化为主。娃娃还是要因材施教。我们是公办学校,感受很明显,校内平均成绩单科到四年级还有平均分98分,说明什么?成绩不好跟不上的肯定有,但是的确不多,绝大多数娃对于课程结构内的知识已经能百分百掌握,课程内学习效果非常好,学校内托底知识做到很好。然而大部分娃是否潜力校内100分就到底了呢?远远没有。合适的校外学习和兴趣学习,能让娃走的更远。我也同意民办有选拔,志同道合的理念,尤其是初中以后,娃娃之间的相互影响远大于家庭的影响,小学阶段打好学习基础和养成求知钻研的习惯,到了初中就是孩子们自己的赛场和乐园了。我们家的娃现在已经开始感受到公办校内里吵闹的环境学习多么无奈,以及提高班里大家聚精会神努力学习积极发言多么向往了。孩子自己会和我说妈妈,我多希望以后能一直和这样的孩子做同学!然而新五的我们,要直面摇号了...真的无奈
发表于 2019-7-13 09:2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ivy的花 发表于 2019-07-11 22:42
我心大也是我的事 难道我要按白痴培养孩子?不学圣人而学学渣?学到什么地步是自己娃的事,管比人什么事。

我是觉得,兴趣能力的培养是一定从小需要的,有能力一定要去做,但是不可过猛,当然也会走弯路,不能指望每一份投入就有等价的收获,毕竟娃的不是机器讲投入产出。小的时候要各种多试试,只是开发同时也要注重品格品德,这才是我们老祖宗传给我们最大的财富。
发表于 2019-7-13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这贴发在英语和语文版,问题都不大,偏偏却发在数学版。。。。
发表于 2019-7-13 09:42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孔子留给我们最大的是道德财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发表于 2019-7-13 10:54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dora_clx 发表于 2019-07-12 22:18
现在996不就是这样吗?也没看国家按照劳动法处理BAT呀!

快。郭嘉听到没。别老盯着娃娃们,快来救救我们啊。996比早鸡还要命啊!家里一个996养一个早鸡妈.....这生态环境真特么变态
发表于 2019-7-13 11:13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孩子靠家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千帆网 ( 沪ICP备15002998号-1 )上海千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邮箱:admin@qianfanedu.cn 举报电话:54804512

GMT+8, 2024-6-12 08:11 , Processed in 0.101788 second(s), 1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