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666|回复: 9

[学前其他] 育儿阶段性小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28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受到娃幼儿园老师所邀写了一篇育儿经验分享,本着蹭经验不能浪费的原则,索性也发到论坛,希望早日升级。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妞妞已经四岁半了,幼儿园小班生活也临近尾声。对她来说,只是渡过了人生中的一个小阶段,可于我而言,却是挺漫长的一段学习生涯。
想来这些时间就是再读个本科也该毕业了吧,我却仍然诚惶诚恐,觉得自己还是个新手妈妈。一方面很欣喜得看到孩子一点点的成长与进步,另一方面又被层出不穷的新问题砸得手忙脚乱。
    索性,总体而言,妞妞还是个蛮乖的孩子。虽然,我也常常被她气得暴跳如雷,也经历过被顶得哑口无言的时刻,或者因为照顾她实在感到筋疲力尽。
然而,每次事后平心静气的想一想,可能还是自己的问题更多一些。
孩子在她有限的能力范围内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很好了,或者在她有限的认知水平下会做出当下的选择也是完全正常的。其实归根结底还是我这个水平不怎么样的妈妈,在碰到问题的时候总是会将本能反应替代了理性思考,然后纵容了自己的情绪从而才导致了一次次不那么令人满意和愉快的结果。
幸好,孩子对大人总是无条件的宽容,而我也并不是一个一味固执己见的妈妈,所以总体上各种事情都在向好的方面发展。
教养孩子的一些观点分享
碰到问题我会选择及时沟通,自己如果有不妥当的地方那就必须向孩子道歉,同时我如果认为孩子有表现不合适之处也会对她指出并说明理由,尽量使用她能够理解且接受的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很重要,在这里我想分享我个人的几点小看法,以期共勉。
首先,我们沟通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追究责任。
台湾女作家陈意文在《家庭中的正面管教》一书中就分享了这样一种观点:以结果为导向的沟通方式往往能够让问题得到解决,而以原因为导向的沟通除了令沟通双方充满了不愉快的情绪外并不会有更多的帮助了。
所以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大人作为这一行为的主要完成者,需要引导孩子思考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我们是不是能寻找到更好的方法呢?而不是一味的沉浸在“你为什么会这样”或者“你必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种注定陷入僵局的言语上。如果最后家长再来一句“我不管你了,你自己好好想想”,那此次沟通就真的就太失败了,因为孩子是可以想见地无法“想”出任何结果的,所以家长的语言除了发泄情绪外毫无意义,对话双方最终都不能获得任何收获与帮助。
其次,沟通的态度和道理一样重要。
大人和孩子在道理面前一定是平等的,碰到问题就事论事很重要,针对事情本身做出分析,避免陷入“权力之争”。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在《孩子:挑战》中就很生动地指出了这点:父母和子女之间应该是合作的关系,一同努力来完成情景所需的目标。家长不应过于纠结于自己受损的权威,将关注点转移到“这个状况需要什么”而不是“我要让他听我的”。
用我们惯常的表述来说就是沟通的时候请好好说话,这里的好好说话包括了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话的态度应该是好的;第二说话的内容应该是积极的,解决问题的,不应该有情绪上的干扰。
孩子跟我们说话时,听我们的语气,往往多过听具体的内容。很多时候,是家长的语气刺激了孩子的不良行为。
第三,不要高估,但更不应该低估孩子的理解能力。
不要高估孩子的理解能力,这种想法可以避免家长从消极的角度来揣测孩子的反应,不至于因此就情绪失控,从而偏离沟通内容的中心思想。孩子毕竟还很小,理解能力有限。可能一些在成人看来理所当然的事情却是他们认知的盲区。孩子的无知注定了他们在沟通的时候是困惑、懵懂、恐惧、沉默与不甘的一方,所以家长必须有理、有礼、温和、认真、耐心以及包容。
同时,家长更应谨记不要低估了我们的孩子。千万不要为他们的能力限定一个范围,于是自以为自己说的他们理解不了,索性就算了,不沟通了,认为“孩子还小,等他大了再说吧”。这样导致的结果很可能就是本来可以及时控制解决的小问题,慢慢积累成了很难收拾或无法收拾的大问题。
我的观点是,无论孩子理解与否都要沟通。也许他们是能够懂的;也许他们不懂但也记住了你的态度和立场;也许他们完全不明白但孩子天然的超群记忆力能使他们记住今天发生的一切,然后在以后的某一天又忽然明白了。
一切皆有可能。
总之,即使不追求结果,也请家长们不吝于和孩子们好好的沟通。沟通是一种习惯,你不愿意在他年幼的时候与他沟通,等他长大了也会懒得理你。
上述的这些想法可能有些教条,但我确实奉为圭臬。平时与妞妞的相处中也时刻牢记,提醒自己沟通不能拖延;就事论事避免“权力之争”;并且致力于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希望类似的问题能够得到改善。
当然,愿望是美好的,理论也足够充实,但现实依然令人沮丧。正如我前文所说,理智会败给情感,这是我们家长必须克服的劣根性。也之所以,孩子的问题总是家长自己的问题。认识是第一步,迈出这一步至关紧要,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也期待能够给予尚未意识到这些的家长一点启示,让我们共同成长。
教养孩子的一些做法分享
一、多陪伴与多沟通的家长在教养孩子的时候会更容易一些。
基于以上的一些理论基础和我自身的实践体会,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我并没有遇到过特别棘手的问题。大体上妞妞都是一个比较好沟通的孩子,或者说我还是比较能把握她的心态,然后选择出一个能被她所接受的方法来进行对话,从而达到我想要的结果。
因为从她出生起,我遵循的做法就是多陪伴,多沟通,把我认为正确的想法和做法慢慢的,见缝插针的灌输给她。可以想见,她的认知多来源于我,因此我们两个人还是比较容易达成共识的。
同时由于我会有意识的通过观察她的言语和行为来尽量理清和摸透她的思考方式,因此大多数时间我都知道选择什么内容,使用什么语气更能获得她的认同。遇到问题的时候,引导起孩子来就事半功倍,非常有效。
如果有家长正为自己家的娃那些不可理解的行为焦头烂额的时候,首先应该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不能理解他?任何行为的背后必然有行为者潜在的意图,不懂仅仅是因为你没有花时间去搞懂他。而只要我们父母愿意付出那些时间来多观察我们的孩子,多与他们交流,摸清他们思考问题的那条幼稚又有趣的脑回路,想出好办法“对付”他还不是手到擒来?
二、尽量把问题想在前面,越小的孩子越容易教养。
记得曾经有妈妈问我如何做到与孩子分床睡?我想最简单的做法就是从孩子出生起就自己睡小床。这就是典型的从源头上避免问题产生的做法。听起来真的不能再简单了,但是仍然会有很多父母会被类似这些问题困扰,我想主要还是因为他们轻视了提早想到问题的重要性。
孩子越小,他的反抗精神就越弱,也就越便于我们家长揉捏塑型。
零食是大人吃的,小宝宝不能吃哦;糖果每天不能超过一颗;无论去超市还是商城或者游乐园,只能买一件东西;从一开始就要坚持这些规定并毫不妥协的执行。这样做的结果会是什么呢?孩子们会把这些规定视为早上起来必须刷牙一样理所当然,接受起来丝毫不会抗拒,甚至他会从这些规定的接受者很自然的转变为这些规定的拥护者,督促其他人也要“遵守规定”。
在我的印象中,即使妞妞再“过分”的想要争取自己诉求的时候,她提出的也就是“再吃一个”或者“再玩一分钟”这样令人一点不觉得为难的要求。很多时候我都感到意外,早一步想问题会如此有效果。
三、全家立场必须一致。
再小的孩子都是精明的侦探,他们能够很轻易的从大人们自己毫无所觉的反应中判断出哪些事情是“要坚决执行的”,哪些事情是“可以讨价还价的”,哪些事情是“可以钻空子不去做的”。所以在孩子面前,家庭主要成员们必须注意,坚决维护爸爸或者妈妈的“规定”。
在这一点上,我非常感谢家中的老人和孩子爸爸的支持。无论他们心里怎么想,也不管是否赞同我的做法,他们都绝对不会在孩子面前否定妈妈的言行。甚至在大多数问题上,他们都是坚定地站在我的身边,拥护我为孩子制定的准则。
也由于家中成员对孩子始终如一的统一要求,妈妈的教养方法才能顺利推行。而孩子并没有任何“做规矩”的反抗和不适应等问题。因为全家理所当然的一致态度能够给孩子留下这样的印象:这就和一天吃三顿饭一样自然!为什么要去抵触?
四、离开父母孩子可以学到更多。
虽然很钦佩许多全职妈妈对孩子全身心的照顾和陪伴,但是我自己的态度是父母与孩子应该保持适当的距离。
一方面家长也是独立的个体。除开父亲和母亲的身份,他们还作为别人的子女和晚辈以及单位的职员等承担着其他的社会职能,认真履行自己的各种社会职能也是一个健全的社会人应有的表现。所以我很坚持,父母的言传身教首先应该是从独立性开始的。向孩子传达一个信息:你很重要,可是我还有其他一样很重要的事情是必须去做的。
另一方面家长也就是两个人,这种教养上的局限性是毋庸置疑的。只有父母离开的时候,孩子才会全身心的和其他家庭成员接触,和朋友邻居接触,和老师同学接触。广泛的外部接触可以大大开拓孩子的眼界,弥补父母见识的不足,增加问题产生的可能性从而才能让孩子积累到更多的经验。
这种“适当的放手”我将之称为“陪伴上的留白”。
留白,是中国艺术作品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是以“空白”为载体进而渲染出美的意境的艺术。孩子的教养也是一样,我很笃信,在我看不到的地方,我的孩子正在发生令人惊喜的不可低估的成长和变化。
选择值得信赖的人和机构,然后果断放手,也是我经常提醒自己必须要做到的一点。我很爱自己的孩子也乐于陪伴她的左右,但需要适度。
五、玩就是学,学就是玩。
社会发展到了妞妞这一代,早教风气兴盛。“阶层固化”的观点带来的焦虑感弥漫在各种亲子论坛和亲子交流群,感觉激烈的竞争气氛已经从高中呈悬崖式下降直接落进了幼儿园。
我也不能免俗地被一些问题困扰:那么早学真的好吗?零基础入学又真的好吗?
在我自己真正处于这个漩涡之前,我对孩子的早教是有另一番规划的,多阅读,多出去长长见识,多发展一些有益的兴趣爱好。相信现在仍有很多父母是坚定的完成这条路线的。而我,至今仍然认为这样做的对的,却已经不敢全部照搬了。
于是在平衡考虑了我自己的教育观和当下严苛的升学现实之后,我定下了如下孩子学习的基调:
1)        有益身心的玩耍排的第一,学习排在第二。
我一直认为对于白纸一样的幼童来说,他们做的所有的事情其实都可以看作在学习。
玩沙子是学习,折纸是学习,和同学在操场上玩抓人游戏也是一种学习,这些学习所带来的成果绝不逊于书本知识的学习。所以每次孩子兴致勃勃的和我说她在幼儿园又玩了什么又学了什么本领的时候,我都由衷感到高兴,因为妈妈不是很擅长为孩子提供这种方式的学习,把她交给专业人士是很正确的选择。
2)幼童的学习应该是愉快的,强度以孩子能适应为主,贵在坚持。
每天晚上,我会为妞妞安排1-2个小时的学习时间。这是我平衡了各方面考量后的选择。
学习不限于读儿歌,读绘本,走迷宫,听一些音频,做一些app等。结合前文提到的孩子越小越容易塑型这个理由。大约从妞妞3岁开始,妈妈几乎坚持每周的周一到周五晚上陪她学习1-2个小时。尚在懵懵懂懂的年纪,妞妞便已经习惯了这个固定的学习模式,所以总体而言,整个学习的进度和效果都令我感到满意。
至于学习的进度我并不强求。孩子有个体差异,擅长的内容会学的快些,不擅长的内容自然学的慢些。没必要去和“别人家”的娃做过多的比较。
能学会的便多教一些,学起来有难度的那就慢一点无妨。在我看来,每天能够比较愉快地跟着妈妈学习这件事情本身更有意义。
至少,经过这一年多的锻炼,不仅孩子的学习是有进步的,更主要的在于专注力的提升和养成一种做事坚持不放弃的习惯,这应该才是对她今后的人生更有价值的成果。
3)培养一到两个能够长期坚持的兴趣爱好。
上才艺课、培养兴趣爱好不是为了跟风,更不指望挖掘孩子的天赋和潜能。而是妈妈希望妞妞能够学会一种有益的自我娱乐的方式。
学习是个很漫长的过程,它甚至可能要持续一个人的一生。而良性的兴趣爱好则能在其中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能够非常有效的帮人放松、减压、转换思绪、调节情绪。
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才是一个人一生的根本。所以我认同的早教一定是以保护孩子的身体健康,努力建立孩子的心理健康为基础的。
小结
请原谅我唠唠叨叨那么多,因为每位妈妈都有厚厚一本育儿经。
我的经验总结也完全是一家之言,它的基础是妈妈的育儿观。但这个阶段性的结果又是由多种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作用完成的,与我们自身所处的情景息息相关:包括我家孩子本身的性格特点,包括主要家庭成员的性格特点,也包括了我们家所处的客观环境等。有主观的努力,但更多的是对客观现状的妥协。
但我尽力了,孩子也尽力了,就值得高兴。
相信很多其他家庭的教养方式也都是有的放矢的产生的,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最终的结果一定是父母尽量协调了各种状况后做出的较优选择了。所以我以为每一家的孩子都是好孩子,每家的教养方式都没有必要去过多的比较和评价,因为作为外人,真的很难了解和体会其中的难点。
但所有的家长期望下一代更好的心肯定是相同的。为了这个共同的目标,家长们有意识的多交流,多分享,也许总有那么一个两个的想法或做法能给予别人一点帮助和启发,这也是我写这篇分享文章的初衷,望共勉!







评分

参与人数 4金钱 +52 收起 理由
KatieK + 4 赞一个!
叫我小叶子 + 16
我爱唐诗三百 + 16
周晓玉玉 + 16 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6-28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完全认同 基本上也是按这个在执行
发表于 2018-6-28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写的太好了,妈妈会用心!
发表于 2018-6-28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不错,还是有干活的
发表于 2018-6-28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写得真好,用心的妈妈
发表于 2018-6-28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用心的妈妈都是有,我不孤单了
发表于 2018-6-28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非常用心的妈妈,平淡不盲从,我喜欢
发表于 2018-6-28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有理论有实践,收获很多,给妈妈点赞
发表于 2018-12-4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很好的分享,挖出来了。
发表于 2018-12-4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好贴,赞楼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千帆网 ( 沪ICP备15002998号-1 )上海千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邮箱:admin@qianfanedu.cn 举报电话:54804512

GMT+8, 2024-3-29 03:55 , Processed in 0.041908 second(s), 1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