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2025|回复: 22

[上海高考] 有大神来解读一下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8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有质量的高中生涯规划与指导◆◆
文 /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院长  郑方贤

新高考改革最为直接的影响是在高中教育中引入了更多以学生为主体的选择,学生的选学、选考、选实践内容、选招生项目等成为高中学习生活不可分割的部分,因此学生的生涯规划和指导也成为区分高中学校培养质量的要素之一。



以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为例,它使得学生能够自主地从政、史、地、理、化、生六门科目中选择三门科目进一步学习,并参加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此举不仅推动高中教学组织模式的重组,带动新的教师资源配置与评价体系建立,而且对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形成专业或学科思想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样,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的实施,使得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及志愿者服务成为刚性需求,进而推动了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其中,如何选择志愿者服务项目、实践活动内容以及研究性学习课题成为高中阶段培养的重要内容,促使学生在体验与成长的同时寻找到未来学业、专业、职业甚至人生的目标。所以,学生的生涯规划指导不仅内容具体、丰富,且对学生升学路径的选择以致未来职业生涯的形成也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与上述培养模式相适应的高校招生类型极其有限,主要是秋季高考的高水平大学综合评价录取和春季高考的应用型特色专业录取,两者的招生规模也非常有限。就最为普遍的本科普通批次的招生录取而言,它是以高考统一科目的考试成绩与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成绩所合成的高考总分作为高考录取的基本依据,辅之以考后平行志愿填报加以实现。虽然学生不同的等级性考试科目组合会导致同样的高考总分录取进不同的院校专业组,但其差异仍非常有限。今年秋季高考24个院校专业组志愿的投档满足率就表明了这一点,第一志愿的满足率最高,然后依次递减,前十个志愿的累计满足率已接近90%。这说明在考后出分平行志愿填报模式下,考生基本上是基于高考总分作为志愿填报顺序的依据,并没有表现出“冲一冲”的强烈意愿,这样的“稳定”并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结果。



基于国家和个人的未来发展,鼓励每个学生接受优质的高等教育应该是学生和学校努力的目标,也是有质量的学校生涯规划与指导的目标。我们对上海今年的招考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基于每个考生的高考总分与所录取高校的投档分数,可以获取每批次录取考生与相应高校之间的数量关系,并以此建立各高中学校的升学质量评价指数。从分析结果看,不同生源高中学校之间的学业水平差异,也会有效反映所录取高校之间的差异。但是,从分析结果中也发现了“反常“现象,比如闵行区的古美高级中学、浦东新区的南汇一中、嘉定区的安亭高级中学、杨浦区的少云中学等,从学校生源分析都极其普通,但录取数据显示他们的整体升学质量名列前茅。同样也有相反的情况,某区一所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近年来生源逐年向好,学生的高考成绩也不错,但所录取院校却多为本地一般院校。



新高考给基础教育提出了诸多新问题,过去我们一直视作指南的诸如“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未来”等理念,现在都有了具体的、可比较、可评价的内容与方法,促使广大教育管理者回归教育本源,引领教育改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img][/img]
 楼主| 发表于 2018-12-8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作者是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院长  郑方贤
应该算是高考政策的制定者了

不管政策的好坏,这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
单纯从文章里面,是否说明未来的某种趋势?
本人愚钝,没能理解其中含义。
发表于 2018-12-8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shinedream 发表于 2018-12-8 20:25
作者是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院长  郑方贤
应该算是高考政策的制定者了

郑院长说了,上海高考3+3制度保证5年内不变

5年后变不变现在不知道

家长自己扳手指计算时间

点评

看到下面回复了,从19年算起,那我们铁定不变了  发表于 2018-12-10 13:11
是从2017年算起嘛?  发表于 2018-12-10 13:10
发表于 2018-12-8 22:35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小胖的妈妈 发表于 2018-12-08 21:41
郑院长说了,上海高考3+3制度保证5年内不变

5年后变不变现在不知道

家长自己扳手指计算时间

从现在算起还是17年算?
发表于 2018-12-8 22:3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我就来看看
发表于 2018-12-8 22:47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就来看看结果
发表于 2018-12-8 22:4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就来看看
发表于 2018-12-8 23:30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先解决中考
发表于 2018-12-9 08:1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估计19年入学,新教材,新高考了吧?瞎猜的。
发表于 2018-12-9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第一志愿的满足率最高,然后依次递减,前十个志愿的累计满足率已接近90%。这说明在考后出分平行志愿填报模式下,考生基本上是基于高考总分作为志愿填报顺序的依据,并没有表现出“冲一冲”的强烈意愿】

现行志愿填报,按专业大类,每个大类里可能有热门专业也有冷门专业。
为了上自己心仪的热门专业,学生只能填报自己有把握的学校和专业大类。否则如果“冲一冲”万一没冲上的话,只有2种结果:
要么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
要么不服从调剂,滑档到大专,或者复读。
发表于 2018-12-9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qianfan 发表于 2018-12-8 22:35
从现在算起还是17年算?

郑院长说了,后面5年不变,应该是从19届算起
发表于 2018-12-9 23:44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小胖的妈妈 发表于 2018-12-09 23:23
郑院长说了,后面5年不变,应该是从19届算起

那就是到23届,正好卡进是好还是坏呢?
发表于 2018-12-10 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石家庄
平行志愿下,这种冲已经没用意义了,除了复交以上因为人数还是少且上限比较高涵盖的分数段区间还比较大之外,但是就是复交也已经彻底被清北分数段压制(这个是零志愿等原因)。其他的高校基本上被固化在自己那个狭窄的三五分的分数段内了!这种情况跟中考招生何其相像。
发表于 2018-12-10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milkrabbit 发表于 2018-12-9 23:44
那就是到23届,正好卡进是好还是坏呢?

个人觉得总比做小白鼠强。

不过这种所谓不变是指3+3不变,细节政策估计还是要变的

上海高考13年后,5年来高考政策每年都不相同,家长学生后面跟着转悠吧,就问你们惊喜不惊喜,意外不意外....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32 收起 理由
hit98_ren + 32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12-11 01:0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看到这个五年不变,又不淡定了。看来五年后是一定会变的
发表于 2018-12-31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的意见,民办高校,完全自主,公办高校,统一考试录取。
发表于 2019-1-3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2024届的怎么办
发表于 2019-2-5 23:04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小豆豆对你的男的女的呢
发表于 2019-2-6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填志愿很关键,正好滑出那这几年不就白辛苦啦,这种情况下,谁还敢去冲锋。
发表于 2019-3-8 09:0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官方文章,不可能说太细的
发表于 2019-3-8 10:10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就过来学习下
发表于 2019-3-15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丹麦
2023应该这个不变的范围里面的,是好还是不好呢
发表于 2019-3-16 08:35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现在的改革者,梦想是好的,但动机却存疑
,在教育资源短缺,发展极度不均衡的前提下一味高举减负改革的大旗,一招不成再来一招,高考从4门减到了6门,谓之“满足孩子兴趣多样性选择”,搞了一年又变成得物理者得选择权,变成了3+2+物理,完全不提当时改革的目的。中考从总分630改到750,逻辑就是减负就是提高副科重视度,那就考呗。就像号称要重视体育结果就是体育成了考试项目。其实究其根本,除了考,他们还改了啥?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16 收起 理由
xiao111001 + 16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千帆网 ( 沪ICP备15002998号-1 )上海千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邮箱:admin@qianfanedu.cn 举报电话:54804512

GMT+8, 2024-6-12 05:32 , Processed in 0.346416 second(s), 1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